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李莹:在姐姐的年龄做着妈妈该做的事

周睿        编辑:周睿        2019-11-27
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

3.png

西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教师李莹以一颗博爱之心呵护着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用心、用情书写着民族团结教育的新篇章,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

2014年9月,李莹迎来了全国首届中药学(彝药)专业的20名学生,学生都是来自四川和贵州两省深度贫困的彝族地区“双少”二本学生。

刚开始带首届彝药班的时候,李莹遇到很多问题。每次遇到学生犯错,李莹都会把学生请到教室或办公室,语重心长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从人生理想谈到家庭责任,从彝医药的传承和发展谈到作为一名彝族大学生的使命和担当。李莹始终坚持“一对一”“老带新”“同班男女同学结对学习搭档”和“每晚寝室长群里晚点名”等制度。发现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李莹会耐心鼓励学生并帮学生树立小目标,制定行动课表和最低要求等方法。带班5年,班上从未有1名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多次实现期末成绩全班无一挂科的目标。

李莹家庭条件并不好,工作多年还没有买房,但每当得知学生家庭困难,她都会倾囊相助。每次开班会,她都会鼓励学生:“李老师不会让任何一名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所以,如果有困难,请你一定来找我!”5年来,李莹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私人资助和请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予以资助的资金达2万元,借给学生学费、生活费累计3万多元。

学生日沙,家庭经济困难,汉语说得不好,性格内向腼腆。大学4年,李莹多次找他谈心,嘘寒问暖,深入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让他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做实验或回家乡采彝药材等都给他发劳务费,有时直接给他转生活费。大二下学期李莹得知日沙没有带学费,且因搬家的原因没开到相关的特困证明而无法办理贷款手续时,李莹直接用自己的工资卡为日沙支付了学费和住宿费,使日沙可顺利领取学校的助学金。现在,日沙已经成长为性格开朗、自信满满的研究生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李莹“虽然是姐姐的年龄,但做着妈妈该做的事”。通过努力,李莹带着比学院其他专业学生低近百分的彝族同学,获得了许多来之不易的收获:2014级彝药班考研率40%,就业率100%,2015级彝药班考研率47%;班级集体获得过优秀团支部2次,民族团结先进集体2次;获得国家奖学金5人次,2014级彝药班获校级奖学金人数占90%,省级优秀毕业生2人次等。

参加工作5年来,李莹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先后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第四完成人),阿坝州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十完成人),编写专著3部(第二主编2部),申请专利4项(已授权2项)。同时,作为四川省的“三区”科技人才特派员,李莹帮助甘洛县康源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四川省科技计划的科技示范村项目,同项目组人员一起对当地的彝族农民开展药材技术培训,2018年直接带动50户农民年人均收入增收1000元以上,辐射带动200多户贫困户增产增收。

李莹将一直陪伴她的学生走向更远更好,为民族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