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信息化教学 融合更重要

何文鑫        2018-01-29
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

距离县城20余公里的兴文县莲花镇坪子上村小,只有46个学生,7名教师,设一至四年级,没有艺体教师。然而,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老师可以为孩子们播放音乐美术课程资源,弥补艺术素养的缺失。

随着各地政府逐渐加大投入,即使是乡村学校,信息化教学设备也得到添设或更新,技术让优质教育资源覆盖更广,这推动着教育公平的进一步落实。

身为全省教育领跑者的成都,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名校、名师资源,为全市学生打造随时、随地、随需的数字化无边界学校,共享名师课。但同时,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老师也表现出困惑的一面:硬件有了,一些老师的意识还未跟上,内生动力不足;信息量太大,资源太多,让人无所适从。

中央电化教育馆和华东师范大学相关学者调研东西部40所郊区学校后,于2017年发表了《我国薄弱地区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分析》(以下简称《分析》)。调查数据显示,17.21%的教师的困惑为缺少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指导,12.40%为缺乏可利用的优质教学资源;学生处理和生成信息的能力弱。……


成都市青羊区的STEAM项目型学习活动中,泡桐树中学学生通过网络查找、获取、分析信息。

现状信息技术成重要教学手段,但融合度不够

2014年,作为首批“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单位,兴文县莲花镇坪子上村小通了网络,有了多媒体,彻底告别“天锅”(卫星数字接收器)时代。

“以前‘天锅’信号不稳定,让人吃尽了苦头,还不能回放,错过了不少课。如今,在网络上,搜什么课都有,很方便。”坪子上村小教师罗跃平说。去年9月,三年级开学,学校进一步探索,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开始学英语。

“信息化手段是打破边远乡村学校信息闭塞、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状态的有效途径。”宜宾市教育信息化指导中心主任虞强说。

四川省教科院《信息技术》主编、正高级教师李维明去年曾参与调研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使用情况,他发现,从技术上而言,随着政府的大力投入,即使凉山州的一个偏远村小,网络也是通畅的。“这说明在硬件上,我们已经具备全面铺开信息化教学的条件。”李维明说。

在努力保均衡的前提下,一些地方进一步探索,开展智慧课堂试点。宜宾市南溪区长兴镇中心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课上,教师鲁琴琴用平板电脑为学生分发了课件资源,学生登录后就可以在自己的平板电脑上查看。

作为首批智慧课堂试点校,长兴镇中心小学采用平板电脑上课,学生可以提前预习老师分发的材料和课文,做完作业,老师可以在线及时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及时的评价。

“智慧课堂的构建有利于教师课后进行数据分析,便于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宜宾市教育信息化指导中心副主任张醇介绍说,学生学得快、懂得多,就会倒逼教师改变教学方式。

但随之而来的是,老师们面对大量信息和资源时的应接不暇、无所适从。

宜宾县教学仪器站副站长唐科武介绍,目前所用的主流的信息化教学资源都是成套购买北京、上海和东北地区的,虽然拿来即用,十分方便,但是各地的教育环境有差异,会引起“水土不服”。

从该县柏溪镇希望学校校长陈冬梅处,记者还了解到另一种困境:学校没有专职计算机教师,教师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上,新的设备配好了,教师使用率及与教学内容的融合度均待提高。

《分析》指出,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来自理念、技术、实践等多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主要表现在缺少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方法指导(占17.21%),缺乏可利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占12.40%),且绝大部分学校搜集的教学资源多为课件和教案,结构单一。

思考教研投入需跟上设备更新,资源开发应适合日常教学

“这是一直存在的问题。”李维明告诉记者,安装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只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前提条件。

目前,教育信息化主要依托教育部门主管的技术装备部门和电教馆开展,前者负责设备采集和安装、维护,后者负责教学资源和教师培训等。

张醇告诉记者,职责分明,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但也会产生“两张皮”的问题。信息不统一,导致对接出现偏差;涉及不同部门的利益,落到使用环节,给师生带来不便。他建议,从省到市、县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中心来统筹。

在李维明看来,当前的投入多集中在设备领域,且已经大部分覆盖我省中小学,但教研方面的投入还需要跟上设备更新的速度才行。

“教学需求和设备、资源真正融合,才具有更大的价值,比如数字题库、统计分析工具等辅助设备的提供。”李维明说。

实际上,仅就教学资源而言,在优质课程方面,从国家层面到省市,均有相应的建设,且免费向中小学开放。在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有“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资源,供教师观看和使用。

“关键是能否适应大多数老师的日常教学?”设问后,李维明继续说,比如物理、化学,现有的实验操作可以触摸,还有趣,教师简单板书和适当引导就行了,为什么还需要信息化设备,那不是给自己添麻烦吗?

他认为,教师缺乏内生动力,基本上只是在赛课时才会参考一下这些教学视频和教案。因而,教学资源的开发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适合老师日常教学的需要。

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副教授周雄俊建议,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分类分层,比如,针对教师提供优秀教学案例,针对学生提供随时可学的微课,教学工具如数据分析类软件也应跟上。

“我们现在不缺资源,缺的是整合资源的平台。”周雄俊举例说,淘宝网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整合了数以万计的商家信息和产品,并进行平台分类。

面向学习者,改变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的固有组合模式

一些地方进行了相关的资源整合尝试,但还是存在教师使用率和融合度偏低的情况。李维明认为,约束来自思维局限,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我们不能仅将信息技术视为单一的手段,而是要转变教学结构,完成技术与内容的深度融合。

《分析》为李维明的观察和思考提供了数据支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最主要是为了丰富表现形式(均值3.71,注:总值为5.00),而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主要表现在获取信息(均值4.0左右),处理信息(均值为3.73)和生成信息能力(均值为3.61)则较弱。

“真正的变革是面向学习者的。”李维明说,大数据时代,学习手段多样化,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比如,拿起手机扫一扫植物就可以知道其生物特性,为何还要局限于一本书或者一页PPT?有了信息技术之后,若仍只是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就不会实现结构性突破,即便是先进的多功能教室,也不过是将传统的课堂搬了个家。

周雄俊也认为,技术改变课堂的最终目的是改变教学,只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4个要素固有组合模式改变了,教育信息化才算真正落地。

这就需要重构学习空间,要有数字环境,方便快捷;精准指导,针对性强;自主选择,泛在学习。所以,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这样的学习。近年来, STEAM项目式学习方式,以及芬兰教育改革中鼓励教师引导学生在教室外的学习和新技术的应用,都是教学结构转变的有益探索。

学习空间具体包含哪些方面?李维明说,主要是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的结合。物理空间包括普通教室、多功能教室,体育馆,创客空间、制作室等;虚拟空间主要是网络学习空间,比如慕课。李维明举例,科技馆模拟飞行的逼真环境就是很好的物理+虚拟空间。

“我们还应该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李维明说,利用大数据和云服务拓展学习空间,也就是为获取和使用资源提供开放式环境。

通过智能化系统,在应试和练习环节,机器中的题库自动完成作业批阅和学生问题反馈与学习状况分析。“教师的体力劳动减少,相当于有了助教。”李维明说,这不用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求,老师很乐意使用,节省的时间和精力,可以用于学生个性化交流与指导。

针对我省教育情况,这样理想的教学状态,对于大部分学校是否难以实现?周雄俊认为,这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多数老师很难快速跟上和转变教学思维,不必过于紧张和悲观。

“地区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正视。不可能对所有地区和学校都一个标准。”李维明说,应该允许、鼓励和引导部分学校试点,大胆探索。

探索自发成立联盟,统筹教师资源,在线授课

面对学生人数锐减、师资流失严重、学校缺乏活力等困境,2014年,广元市利州区14个山区农村学校自发成立“利州区微型学校发展联盟”,探索自救和自强之路。

通过网络CC课堂,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同步教学,使成员学校共享联盟内的艺体教师资源,一举解决了农村学校艺体教师结构性偏缺难题,让乡村孩子享受到更全面的教育。联盟成员范家小学校长张平原告诉记者,最近,联盟邀请了利州区的书法家给孩子们开设直播课,效果非常好。

目前,全国已经有275所乡村学校使用该联盟的直播课程资源。

教师培训常规化,采购更加智慧的数字系统

去年,宜宾市组织1000多人规模的专题培训会,挑选本市专家型教师和聘请市外专家为参会教师授课,这是首次尝试,并将常态化。

同时,宜宾市组建由每个学科、每个学段组成的150人专家团队,3人负责一个年级组,编写和整合教案、 PPT、教学设计等。专家团搭建好框架后,市里再根据需要补充资源库,全市城乡教师也将用上量身打造的教学资源。

记者了解到,宜宾市正规划投入315万元,采购教学资源,包括华东师范大学的仿真实验室系统, K12中小学教育资源(内含小学到高中18000个微课),嵌入式智慧题库(可以实现自动出题、自动分析学生完成情况等),各学校登录即可使用。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审批阶段。

构建智慧翻转课堂,重构学习空间

眉山市洪雅中学,一所农村学校,为了激活师生学习热情与自主性,几年前,学校引进北京一家公司,深度合作,开发课程,打造智慧翻转课堂。

由最初的试点班,到现在基本上每个班都使用平板电脑进行教学,该校教学环境和学习空间更加智能化,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老师可以以学定教。

洪雅中学所使用的云教学系统有独特的课堂实录及微课录制功能,老师可以把录制好的微型课程上传至平台,系统中的所有老师和学生都能够随时随地、重复查看所有微课。

课堂成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课堂上,平板电脑线上抢答、笔记拍照上传、即时统计分析、当堂评价,已经成为常态。信息技术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障碍,给学习者提供了随时随地学习与交流的条件。

这样的系统设置还会吸引更多的学校加入,东西部、一线与二三线城市、城市与农村的优质教学资源都能够汇集到云平台上,真正实现跨校资源的共享。(何文鑫)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