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让“学习共同体”唤醒学习

        2018-01-25
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

成都市实验小学老师们跨越边界,研发“全科课程”


从教室走到校外,从书本走向生活,让世界变成教材。……作为首批“未来学校联盟”成员的成都市实验小学,正在打破学科边界,整合学科资源,让教材拓宽变厚。从“雅园教师创社团”到“课程研发中心”,成都市实验小学的项目式课程研发,裹挟着每一个人,带动着每一个老师思考自己的教学和未来的发展。

“全科课程”作为一个链条,串起了生活与自然,学校和机构,教师个体与团体,这或许就是未来教育的方向,一种面向生活的真实化的社会性学习,打破时间、空间、学科的壁垒,让“学习共同体”唤醒学习。



校内+校外

让课程连接生活与自然


将课堂搬进“小岛”,没有屋顶,也没有围墙,草坪就是“教室”,所有教具都是在自然中就地取材,把课堂充分融入生活与自然。日前,成都市实验小学在麓湖艺展中心正式发布该校联合成都万华投资集团共同开发的雅·麓课程,并向公众开放体验7门课程,涉及艺术、建筑、科学、拓展等不同领域,该课程将课堂从传统的教室搬到了户外,体现一个共同的设计思想:在自然学校里,教室没有围墙,学习因需要发生。

在大自然中,音乐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欣赏《森林狂想曲》,学生和家长们用生活中常见的报纸、盒子、筷子、水桶等模拟大自然中的声音;在写生课上,取一撮泥土来作画,将果子发酵成酒精来调色;在小岛上,一草一木可以成为师生的运动器材,就近运动去挖掘身边的游戏和快乐。

成都市实验小学校长李蓓介绍说,雅·麓课程采用项目制进行,是一种跨界、整合、主题式的学习方式。她希望,通过该课程,打破学校的围墙,跨越教室的边界,携手各种资源,让课堂连接自然和世界,把自然还给孩子,从而给孩子们广阔的视野。

作为首批“未来学校联盟”成员,成都市实验小学一直在寻找什么是真正的未来教育。“城市学校的地域限制,让学校有课程无场地,很多课程停留在想法上无法推进。”李蓓在一次芬兰考察之旅中偶见自然学校,心向往之。她想,为什么我们不能为城市学校的孩子链接一所“自然学校”,开发一组“自然课程”?

2016年底,成都市实验小学在成都南郊的“麓客岛”第一次“试水”小岛课程:清早起来,孩子们在晨雾中读书,在草地上翻滚,用树枝、稻草和蛋挞壳为小鸟筑巢,观察岛上的动物居民,搬动粗重的木材搭建巨大的“鸟巢”。

“在小岛课程这样的主题式学习中,学科的壁垒被打破了。”该校副校长刘晓虹注意到,在孩子们的自然笔记中,文学、科学、美术、体育、人际交往的种种元素都融入进来,以自然为纽带,整个学科贯穿在一起,呈现出一种综合的样态。

为了打破学校围墙的局限,李蓓提出了“18亩+”的概念,开发出以自然环保为核心的“小岛课程”群,把外场馆的学习加入进来,学生可以在不一样的环境中开展主题式学习。她表示,未来还将会有更多来自各个行业的专家学者加入雅·麓课程,进行跨界融合,为孩子们带去更丰富的“全科课程”,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


专业+跨界

让课程嫁接学校和校外机构


同时,实验小学希望用课程来架起学校与校外机构之间的桥梁,开放办学心态,利用各种资源,让教室既在室内也在室外,打破城市和地域的限制。

“在学校和家长之外,第三方企业、机构的加入,是一种合力的表现。”刘晓虹认为,在达成良好共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资源,凝聚起合力,更好地服务于孩子的发展成长,这是未来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当学校和校外机构合作时,教育的主导性在哪里?教师的专业性在哪里?“小岛课程”给出了一个范例。刘晓虹表示,学校和机构合作的基础是有共同的教育理念,合作方式会根据课程的不同有所分工。

该校负责课程研发的老师白雪介绍说,校外机构主要是提供场地和教学资源,课程内容、具体实施策略主要由学校老师负责。根据课程的需要,学校也会请行业内的专业人士参与,比如请麓湖水资源专家带着学生用身边之物制作净水器,请建筑设计师辅导学生如何设计一座桥等。

开发的课程既要有专业性,也要有教育性,所以,学校老师在这些课堂上从不缺位。“专业人士的专业知识很强,但他们的短板是不了解孩子。”白雪说,哪些内容孩子听得懂,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只有老师最清楚。在一些课程环节的设计上,她也不会让步,“比如,学生自主活动占整堂课的比例不能低于百分之五十,学生自主探寻的过程不能缺失,还有项目课程的初衷不能丢。”

“在课程开发当中,学校的基本考虑是注重资源的开发。所有的人都是课程的资源,老师是,家长也是,学校环境也是。”刘晓虹说,要把课程还原到真实的生活当中去,然后对学习过程进行再造重构。

刘晓虹认为,未来,孩子们的学习一定是多种样态的,在大自然、在博物馆、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学习是广泛存在的、流动的,孩子们不管在什么样的情境中都能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因此,各学科教师和各种校外机构都有可能参与其中,共同打造一个“让学习无时无处不在”的环境。


开放+自主

让课程链接个体与团队


未来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课程,课程的研发离不开教师。从最早的“雅园教师创社团”到现在的“课程研发中心”,都离不开一群有着先锋探索精神的一线老师。

一开始,实验小学雅园教师创社团因为“小岛课程”的契机而产生。为了将团队固化下来,成为学校的主题式、项目式课程的研发机构,学校成立了课程研发中心,这群老师又陆续研发出了“泡馆”课程、节气课程、读成课程、密课程等。

“老师们是自愿加入其中,而非行政命令,并以项目式合作运作。”作为课程研发中心负责人白雪表示,该中心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自上而下的推动,学校给了老师很多自主权。课程研发中心的教研方式很开放,更像一个多元化的工作坊。开发课程中自主自愿的状态,也激发出老师们的内在驱动力。

“每个课程项目都有一个负责人,课程可能会涉及到不同的学科,也可能会请到校外人士参与,负责人更像一个‘策展人’。”白雪说,教师要学习与外界互动,链接资源,努力学会做一个“Uber式”的教师,“明确一个项目后,谁愿意加入进来,都可以搭个顺风车,也许会出现‘1+1大于2’的效果。”

“课程研发改变了大家学习和思考的方式。”节气课程项目负责人周会感慨,团队协作打开了教师的学科视野,也打破了以前学科“唯我独尊”的狭隘。她举例说,在讲大雪节气时,她请科学老师来做“人工造雪”实验;在讲冬至时,请美术老师指导学生画冬景;在讲立冬时,请专业的插花老师辅助学生进行景观文创。

“课程研发中心给老师自主研发课程的平台和途径,教师自主发展进行课程整合。”刘晓虹说,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间的合作研究更自主,也激发了老师的内在动力,去整合现实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感兴趣的方向。

聚焦全科课程,鼓励教师跨界,李蓓表示,从“一心一意”的专业学习到“三心二意”的跨界学习,从平面铺陈的“学习菜单”到立体多元的“全科课程”,学校将教师发展的重心移植到了“全科课程”共创上:为未来而教,为未来准备。(殷樱)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