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浅谈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2017-11-01
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

作者:张洁    单位:绵阳市游仙区朝阳慈济学校幼儿园


【摘要】:大班幼儿正处于学前期向小学过渡的阶段,是很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幼儿对小学的向往、喜欢,为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上小学做好准备,幼儿园、家长都有重要的责任,幼儿园、家庭要相互配合,相互沟通,找出方法,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关键词】:幼小衔接  适应性   家园合作


众所周知,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

首先教育特点是不同的。学前阶段的主要活动是丰富多彩的游戏,以幼儿动手操作的各种活动为主,没有作业,没有考试。而小学阶段是以课堂为主教学形式,有考试和作业。

其次,作息制度及师生关系不同,学前阶段生活节奏是宽松的,小学阶段的生活节奏快速、紧张等。两者的环境设备与社会及成人对幼儿的期望,要求也是不同的。

幼小衔接是关键所在,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让幼儿非常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二是通过衔接工作对幼儿加深了解做出更为正确的评价。我们大班制定幼小衔接具体计划,做到提前介入,家园联手,实现幼小衔接顺利过渡。因此,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 我们的具体措施是: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园应通过多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加强与家长,小学的合作,来让幼儿逐步了解小学,喜欢上小学,最后愉快、自信地跨进小学。为此,进入大班后,老师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例如:请幼儿参观小学,向幼儿介绍小学的情况,介绍哥哥姐姐认真学习的事,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名小学生感到自豪。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要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不仅关系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如:通过教育活动、游戏、观看视频等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我与家长一起鼓励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运活动,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我知道持之以恒是常规培养的关键,因此,我经常对幼儿的常规进行检查,并通过各种游戏巩固幼儿已有常规,还激发幼儿乐意担任值日生的热情,让值日的幼儿提醒同伴遵守常规。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幼儿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参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日常生活中,老师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3 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幼儿园大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4 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的重要衔接工作。在语言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幼儿对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听、看、讲述,引导幼儿学习新的语言、词汇、了解作品,再通过看图说话、情景表演、木偶剧、小话剧等表演出来,使幼儿得到更多锻练语言的机会。


5、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升入大班,我们坚持开展阅读活动,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提高。 


三、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进入小学后,仅从兴趣出发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难以奏效,因此,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入手,使其对任务的责任心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教师要勤观察,多引导,布置了任务要坚持要求,坚持检查,例如:我班的自然角每天由值日生负责浇水,时间长了幼儿失去了新鲜感,有些孩子会粗心大意,忘记照料自然角,对此,我利用我班的“小老师”,让他们去提醒值日生完成事情的情况,激励幼儿自己完成自己的任务。对于整理玩具、图书角、学习用品等事情,我们也是很重视,不仅任务交代明确,而且随时了解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对认真完成任务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现在,我班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

另外,进入大班后,我会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我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任务转达给家长听,如用废旧材料做玩具,听说新闻等,这样的作业既加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培养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

四、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

小学是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培养幼儿乐群、恋群,学会交往、善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个性,对幼儿愉快、成功地开展新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发现那些乐于将自己的玩具、图书、食品与人分享,对人热情有礼的孩子,常常成为许多孩子的玩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榜样、游戏等培养孩子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的良好品质。另外,我还经常通过一些活动,如:多次参观小学、“大带小”活动、“与小学生联谊”等活动。另外,我还常常要求家长们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使孩子们得到愉快的同时,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五、争取家庭教育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幼小衔接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态度的影响。因此,应重视做好家长的工作,采取家访、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和向家长开放教育教学活动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衔接措施,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长和教师同步对儿童进行衔接教育,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一方面:激发幼儿入小学的兴趣。

为了让孩子愿意上小学,产生做一名小学生的美好愿望,家长应注重激发孩子的兴趣。如带孩子去邻居的小学生家做客,了解小学的生活,知道哥哥姐姐上小学后学到了许多本领,这些都是幼儿园所学不到的;早上送孩子入园,路上看见小学生背着书包去上学,可以对孩子说:“瞧,哥哥姐姐多神气!”使孩子产生羡慕之情。

第二方面: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

小学的作息时间和幼儿园是完全不同的,家长应从大班下学期开始就有意识地调整幼儿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睡觉、上学的相对稳定的作息制度,让幼儿有时间概念、生活节奏。

第三方面:为孩子准备合适的学习用具,并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大班开始,家长应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学具,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在家里,家长指导孩子多开展一些相对安静的活动,如听故事,看图书,既培养他的倾听能力,又可培养他的阅读能力。并配合教师培养幼儿正确的书写姿势,为顺利适应小学生活作准备。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搞好它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改革,需要家长热心支持及其观念的改变。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家长双方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研究报告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  余晓红 幼儿教育不能小学化

3 崔雪   贯彻新《纲要》 做好幼小衔接

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5  北师大钱志亮教授幼小衔接专题报告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