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黄敏洁丨劳动教育,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黄敏洁        2020-02-26
当前位置:首页 >特别策划 >名师名校长讲育人故事

开栏的话:

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校长教师是教育的践行者、学生的引路人,名师名校长更是引领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发挥名师名校长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四川省教育厅近期组织了2019 年四川省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和名校长撰写育人故事、分享心得体会,旨在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共同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引导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当好学校教育“同盟军”;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名师名校长的育人文章也将给每个“宅”在家里的家长和学生带去教育的启发、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即日起,教育导报全媒体平台将开设“名师名校长讲育人故事”专栏,持续刊发名师名校长的精彩见解和育人故事。敬请关注!

劳动教育,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四川省中小学名校长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校长 黄敏洁

周五中午,成师附小总是很热闹的,校园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附小学子们快乐劳动的身影。“大家一起劳动最快乐!”“大扫除让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我们的劳动让教室和校园变得更干净啦!”二年级的孩子告诉我。看到他们灿烂的笑脸,我知道那是属于劳动者的光荣与自豪,愿劳动、爱劳动,也是每个孩子内心的真实表达。

劳动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的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着眼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对加强劳动教育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从劳动教育的价值评判、目标追求、历史创造、审美活动四个层面,完整系统地阐释了劳动教育的核心内涵。

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要认真解读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标准,培养拥有“健康的身、聪明的脑、温暖的心”的孩子,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获得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而获得幸福生活一定要回归到实际的劳动实践。我们要让孩子们懂得,幸福生活建基于辛勤劳动之上。

开展劳动教育,学校当积极作为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提高学生的劳动能力,学校要积极作为。成师附小在德育工作中着力儿童研究,以课程为载体,创新劳动教育的形式。

我们根据学生年段成长规律,构建学生劳动课程,细化各年段劳动教育的目标,设计了贯穿学生六年小学生活的劳动服务课程。如,一年级“我是小小管理员”、二年级“我是图书小卫士”、三年级“小小巧手管图书”、四年级“大手牵小手 爱心接力棒”、五年级“我是小小分餐员”、六年级“我是附小值周生”。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到课程评价,均指向学生劳动意识的增强、劳动技能的培养和责任感的建立。

“劳动课程的实施,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技能,也让我这样的独生子女重新认识了劳动的意义。”一位刚踏上教师岗位的年轻班主任说。班级是学校德育工作落实的最小单位,学校充分调动班主任老师的育人积极性,发挥老师的资源整合能力,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丰富的劳动主题活动。以一年级为例,孩子们从整理书包到整理书桌、课桌,再到家务劳动,从家庭到校园,再从校园回到家庭,以各类主题活动为抓手,班主任通过课堂渗透、比赛、实践活动等不同的形式,将劳动教育渗透进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劳动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更是每个学科教师们的工作之一。以品德课为例,我们结合“身边的劳动者”单元,安排学生跟拍老师的一天、食堂工人的一天、保安叔叔的一天、保洁阿姨的一天……通过跟拍让学生体会到各行各业劳动者的不易,学会尊重他们。同时,指导孩子们回家体验爸爸妈妈的职业角色,医生、警察、老师……通过不同职业的体验,获得劳动最光荣的价值认同。

乐乐是二年级的小朋友,她很喜欢阅读课外书,爸爸妈妈也非常支持,给她买了很多书放在家里。乐乐每次看课外书都特别开心,还会主动和父母分享书中有趣的故事。但乐乐看完书以后却从不整理自己的书桌和书架,总是随意乱扔,等爸爸妈妈收拾“残局”。一天,老师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了二年级的劳动服务课程——我是图书小卫士,告诉孩子们要轮流负责班级书架和学校书香长廊的清洁和整理。因为乐乐是班上的“阅读小明星”,所以老师第一个星期就把这个光荣的任务交给了她。乐乐在老师的指导下,把班级的书架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将书籍做了分类,整齐摆放在书架上,同学们找起书来方便多了。同学都夸乐乐真厉害,乐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回家后,乐乐自豪地跟爸爸妈妈说了这件事,爸爸妈妈在夸奖她的同时引导她在家也要做好一名图书小卫士,把自己的书架整理好。从那以后,乐乐不仅把自己的书柜整理得井井有条,更是班级中人人称赞的“图书小卫士”。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

家庭是推进劳动教育的第一站,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家长更应是主导者。

身教重于言教,要让孩子爱上劳动,家长要以身作则。孩子拥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会照着家长的样子学习。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从细微处入手,成为孩子的榜样。例如,回家以后把鞋摆放整齐、衣服挂好收进衣橱等。

曾听学校老师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家长告诉老师,孩子在家不喜欢劳动,回家常常只呆在自己的房间里做事,老师给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孩子的进步也不大。在一次家校活动的准备过程中,老实听话的学生在挥汗如雨地帮忙,稍微调皮一点的学生边帮忙边玩耍,在这其中有两位穿着讲究的家长时不时指挥着孩子端凳子、擦桌椅,可是孩子们的热情并不高。看到高高在上指挥的家长,老师不禁为他们的孩子叫屈,家长想要孩子勤奋劳动,自己却做不到以身作则。

家长陪伴孩子劳动的过程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这一过程给了家长和孩子交流沟通的全新方向,使孩子在未来劳动的过程中更加乐于与家长交流,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孩子的劳动成果,会让孩子在赢得足够的尊重,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也尤为重要。

创造劳动环境,增加劳动机会也很重要。家长不能把劳动教育简单化,“今天你负责洗碗”,把活儿安排了就不管了,这样无意中就把劳动变成了负担,容易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劳动的环境,给予他们更多的劳动机会。例如,带孩子走入田间地头,去观察、访问、体验;或进入采摘园劳动,通过劳动收获果实,体验劳动的幸福,懂得珍惜劳动成果。

 在学校一年级的学生中,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有的家庭利用家里的阳台,全家一起动手将它开辟出来种菜,将其打造成一个“种植花园”。家长和孩子一起挑选各种各样的种子,带着孩子一起浇水、施肥,通过种菜给孩子讲解一些常识。什么季节种什么菜、各种蔬菜管理有什么讲究等都能在体验中很好地习得。 

此外,家长还要注重孩子的劳动体验,培养其劳动情感。劳动本身就是人类发展过程中需要学习并且成就生产力的一种行为方式。因此,对于孩子来说,劳动是“必须的”。在孩子劳动的过程中,需要家长给予孩子与在学习过程中同样的理解与耐心。

当孩子能够把物品摆放整齐的时候,家长要加以表扬,夸赞孩子,给孩子鼓励,对孩子的鼓励应当具体、细致,避免“能干”“你真棒”这样笼统的表扬。如果孩子在做家务时犯了错,家长不要贸然批评,正确的做法是耐心教导孩子应该如何做。特别是低段的孩子,不会劳动,在保持整洁方面也不尽人意,这时候家长更不能心急,应该让孩子从劳动中获得成就感,这样他们就会对劳动产生兴趣。家长的耐心与鼓励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

劳动教育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德智体美劳相互融合,是孩子的成长之基。我们要引导孩子在各种劳动中丰富情感、明白事理、养成习惯,逐步提高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养,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