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姚嗣芳丨家长啊,别把孩子养成“被喂饱的熊”

姚嗣芳        2020-02-13
当前位置:首页 >特别策划 >名师名校长讲育人故事

开栏的话:

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校长教师是教育的践行者、学生的引路人,名师名校长更是引领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发挥名师名校长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四川省教育厅近期组织了2019 年四川省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和名校长撰写育人故事、分享心得体会,旨在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共同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引导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当好学校教育“同盟军”;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名师名校长的育人文章也将给每个“宅”在家里的家长和学生带去教育的启发、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即日起,教育导报全媒体平台将开设“名师名校长讲育人故事”专栏,持续刊发名师名校长的精彩见解和育人故事。敬请关注!

家长啊,别把孩子养成“被喂饱的熊”

四川省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教师   姚嗣芳

曾经读到这么一个故事:在加拿大山区驾车旅游的游客,经常会看到路边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A fed bear is a dead bear”(被喂饱的熊是死熊)。为什么熊被喂饱了反而是死熊呢?原来,过去很多人在路边看到熊,十分好奇,从车里扔东西给熊吃,熊尝到了“甜头”后,就老是在路边等食物,慢慢就失去了自己觅食的本领。到冬天没有人去喂它们食物时,有的熊就会被冻死、饿死。所以加拿大政府在路边竖了很多提醒牌,告诉大家,把熊喂饱了,实际上是把熊喂死了。

这个故事让我不由得联想到当今的家庭教育,联想到我遇到过的很多家长。很多为人父母者,经常以“爱孩子”的名义,犯着“爱心泛滥”的错误,对孩子过度关注,过度保护,过度包办,不正像把熊喂饱最终导致它死亡吗?

故事一:不会擦屁股的孩子

有一天,我正在办公室改作业,一位学生家长急匆匆地走进办公室,还没等我请她坐下,她就激动地说:“姚老师,我实在受不了了!我只有找你求助了!”我当时很诧异,不知究竟怎么回事。经过交流,我才得知原委。这位家长的儿子小东从一年级至三年级,从不在学校解大便,原因居然是自己不会擦屁股。为这事,家里人无数次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可孩子依然故我。头一天孩子在学校里感到肚子不舒服,就打电话让家长接回家上厕所,这才让家长忍无可忍。听完这位妈妈的话,我反问她:“你们家长为什么要给他擦屁股呢?这是他应该会的啊!”小东妈妈说,孩子在家从小被娇惯,什么事都由着他,因为他嫌脏,所以一直由大人给他擦屁股,只要大人说让他自己擦,他就哭个没完没了。我对家长说:“小东已经是三年级的孩子了,他之所以这样,不是因为他比别人笨,而是被你们没有原则的包办弱化了能力。这事很简单,从今天开始教他,家里任何人都不要帮他,他一定会的。”没想到家长面露难色,说:“万一孩子又哭怎么办?”我说:“那你们就狠下心来,任凭他怎么哭,决不让步。”第二天,家长就高兴地告诉我,孩子已经自己擦屁股了。

故事二:不做操的孩子

有一年,我接了一个二年级新班。报到那天,一个男孩的表现让我非常意外:他呆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眼光中透露着胆怯。无论我怎样启发,他仍然以沉默回答我。旁边的一位同学小声地告诉我:“他不爱说话。”下来后,我知道了这个男孩叫小禹。

开学第一天,在学生做早操的过程中,我发现小禹居然一直站在队伍中,如一尊雕像一般。当我上前问他怎么不做操时,他仍然用怯怯的眼神看着我,什么也不说,直到早操结束,他没有做一个动作。我了解到,这样的事居然整整持续了一年,而他的身体发育很正常。接下来的几天,我进一步观察到,这个孩子脸上几乎没有出现过笑容,上课时,他很安静,当然也不发言;下课后,同学们无论玩得怎样开心,他总是远远地站在一旁,从不参与。在他的身上,我丝毫看不到属于孩子应有的快乐。

我急切地找到小禹的家长进行交流。原来,小禹从小体弱多病,家长对他的关爱超乎寻常,无微不至,家里还专门请了阿姨照顾他。小禹学前上幼儿园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三个月,其余时间他就如一只笼中的小鸟呆在家里。上学后,小禹非常不适应学校生活,他害怕面对那么多陌生的脸孔,害怕与他人交流,不说话、不发言、不做操、不运动、不与任何同学交往,所以,一年级结束了,身体与智力都很正常的他成了一个特殊的孩子,也成了一个不愿到学校的孩子,以至于他妈妈常常请假到学校来陪他。这样的校园生活,对小禹而言,哪里还有快乐呢?不能让孩子再这样下去了。我建议家长一定要看长远些,要改变对孩子的教养方式。之后,我借助班集体的力量,花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耐心地帮助小禹,不仅教他做操,还鼓励全班同学与小禹交朋友,教他做游戏,帮他解决各种困难。渐渐地,再也看不到小禹孤独的身影了,他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那个学期末,小禹在家长会上自信大方地发言,赢得了所有家长热烈的掌声。

故事三:“尽责”的监工妈妈

记得有一年,我教四年级。一天放学后,小伟的妈妈找到我,非常焦虑地说:“姚老师,我怀疑我儿子的智力有问题,我想带孩子到医院去检查一下。”听到这话,我非常诧异,就在学校里对孩子的观察,我觉孩子智力绝对正常,只是在学习上不太主动思考,很少主动发言。我问小伟妈妈:“你为什么怀疑孩子的智力有问题呢?”这一问,小伟的妈妈就激动地说开了:“小伟一年级的时候,我觉得他还很聪明,可是现在连造句都不会了,提起笔就看我,等我说答案。唉,简直越来越笨了!”我对小伟妈妈说:“如果你真要说小伟变笨了,那是因为你的过度关注与强势弱化了孩子的思维能力,也弱化了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变得更加依赖你了。”在这之前,我曾经多次与小伟的妈妈交流过,知道她从孩子一年级开始,就每天坐在孩子旁边,盯着孩子做作业,只要发现孩子作业有一点点问题,或者觉得孩子的答案不那么符合她的标准,立马递上橡皮擦,让孩子将自己认定的答案擦掉,写上妈妈说的答案,然后还仔细地帮孩子检查完作业才放心。可以想象,在孩子做作业的整个过程中,这位妈妈一定是喋喋不休,不断地给予孩子否定性的评价。在妈妈这样360度无死角的陪读之下,小伟当然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愿动脑了。那天,我与小伟妈妈谈了很久,并就孩子作业的问题,给了她很多具体的建议。我告诉小伟妈妈:“我相信孩子的智力没有问题,你得先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你变了,孩子就变了。”

父母们大都重视孩子的教育,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孩子关怀备至,用细腻思维将孩子成长中的所有困难阻碍都好心“扫除”了,用精细想法将孩子感受生活、接受锻炼和品尝挫折的机会都剥夺了,尽一切可能,避免孩子体验到哪怕一丁点的不适、焦虑或者失望。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根本不是爱,而是一种软暴力。以上几个故事中的孩子,身体、智力都很正常,可是,由于家长无原则的迁就和过度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实践和锻炼的机会,使孩子依赖性强,做事被动、消极、胆怯,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极差,也让孩子缺少了责任感和自信心,将来很难具有努力探索以解决问题、迎接生活挑战的能力。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而最悲哀的是,父母替孩子扛住了一切,却让孩子无力面对世界。当有一天父母无力呵护孩子时,当初很多自以为是的爱,很可能成为孩子跨越不了的障碍。其实,酸甜苦辣都有营养,成功失败都是收获。家长们应该让孩子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去经历,去体验,从小养成独立思考、不怕困难、忍受挫折和勇敢搏击的“雄鹰性格”,这将成为他们终身受益的无穷财富,这个社会也会少许多的“巨婴”。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做母亲的最好只有一只手。”说的就是父母要敢于大胆放手,多给孩子实践锻炼的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面对各种问题。时间长了,机会多了,他们就能变得能干起来。

为让孩子不会成为“被喂饱的熊”,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该碰的钉子要让孩子碰。假如家长处处都替孩子安排得周到无比,他就不会真正了解这个世界,将来就很可能会碰大钉子。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设置一些困难,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这会有利于增强孩子的生活能力,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该受的苦累要让孩子受。要让孩子知道一切幸福都来之不易。否则,他就会身在福中不知福。家长们平时应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公益劳动,让他们在劳动中增长智慧、体验他人工作的辛苦,从而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该动的脑子要让孩子动。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家长不要凡事控制、代替,应该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独立面对困难和挑战,鼓励他们自己想办法大胆尝试,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该受的批评要让孩子受。现在不少孩子因为从小听惯了顺耳之言,所以听不得批评,偶尔受到批评,便会大发脾气或者丧失信心,甚至做出极端的举动。建议家长们不要因为心疼孩子而无视孩子的错误,甚至纵容孩子,让孩子不辨是非。在孩子犯错后,家长一定要及时批评,指出问题所在,并予以适当约束,要让孩子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做。对于老师的批评,要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并报以感激之心。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