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专业写作: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2018-04-23
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

阅读和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双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反思,并将其形成文字的专业写作过程对教师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虽然专业写作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很多教师的写作还停留在问题分析和观点堆叠上,缺乏独创性,缺乏实证研究和解决策略。

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将目光投向教师的专业写作,以名师的成长故事为例,启迪教师们专业写作的方向。

情怀 思考 分享  他们这样爱上写作

——三位名师的专业写作故事

不少教师讲起课来头头是道,但提起专业写作,就忍不住愁眉苦脸。写作其实是件快乐的事,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采访了三位笔耕不辍的名师,听听他们通过专业写作收获成长的故事。

陈大伟:慈心生出慧眼

“教师写作,本质上是记录和反映自己的教学与生活。如果没有生活的基础,写出来的东西不会有血有肉。老师首先得有好生活,才有好文章,才能打动人。”

陈大伟说自己写的东西绝大部分源自于实践和生活。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一所中学担任地理教师的他,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普遍不会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陈大伟自行研究,尝试引入数学证明方法进行计算,学生使用这一方式后,计算正确率大大提升,难题变得简单易懂。这一成功的教学实践,整理成文发表在1992年《中学地理参考》杂志中,也成为陈大伟最早发表的文章。

“慈心生出慧眼。”这是陈大伟所著的教育科研与教师成长》一书中谈到的观点,就是说老师要有一颗慈爱的心,关心社会、关注教育、关爱学生,才会有一双慧眼,发现不一样的东西。

《最好不称呼“差生”》,是陈大伟199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当时,他总听到身边老师说到“差生”。这样的称呼合适吗?陈大伟琢磨很久,觉得不该这样下定论。首先,这是个标准性词汇,“差”意味着不合格,判断标准是什么?其次,老师一旦把学生称呼为差生,即带有结论性的色彩,对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陈大伟提出另外一个称呼——“后进生”。“后进”意味着学生只是慢了一些,但可以赶上去,不轻易下结论,对学生、家长来说更易接受。

“最初,促使我开始专业写作,就是因为我一直有种强烈的愿望,希望老师能更加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改变学生。”陈大伟说,这就是“慈心”。教师写作既要学会写,更要会发现、会创造性地生活。

边实践边写作,让陈大伟慢慢体会到写作的乐趣。他说,自己所写的文章全部是和教学、生活息息相关的,经过认真思考、进行过实践的东西,先打动了自己,说服了自己,才写出来分享给大家。

多年来,陈大伟对自己所写的文章,不是写过就算了,而是一直在丰富和完善中。学生”是他常提到的一个核心概念,最初研究中,他认为学生是学习生存本领和生活智慧的人;后来意识到“生命”,加入了体验生命意义和价值;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学生的过程是生长性的,因此要学会等待;如今,又有一个“生”——生疏,即要促进学生发展,要教一点让他们有生疏感、惊奇感的东西。“学生”的概念不断丰富。

工作至今,陈大伟一直保持着写作热情。不仅发表学术文章、出版专著,他还开设了微信公众号,两三天便会写上一篇文章分享。他说,写作动力既来自实践中的思考,也源于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作为一个教育人,看到实践中有可以改进的东西,能够提供想法作出一点贡献时,义不容辞。”

丘小云:引领年轻教师修炼专业写作

不管多忙,丘小云几乎每天都会在自己的头条号“小云阅读”或微信公众号上写文章。既有对课程改革的思考、教育故事、教师培养的心得,也有小说随笔、生活感悟等。

“写作,不能带着功利心。唯有带着真情实感,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从教30多年的丘小云近年来不仅致力于校长园长骨干教师的培养培训,还担任四川省政府专家评审委员会的专家,每天忙个不停,却仍能挤出时间写作。

晚上休息时、会议等待间隙、上下班路上……就是挤出来的时间。丘小云说,坚持写文章,完全是来自对教育的情怀和责任,她想把自己积累的经验、思考与人分享,影响更多老师去专业发展。“教师队伍水平提高了,教育才有希望。”

开始学科专业写作,丘小云笑称自己是“被逼的”。当时,领导交给她一个课改试验的任务,在此过程中由于涉及外出到各地、各校交流,她必须得写论文、准备交流稿。至此之后,一发不可收拾。

“教师要写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章,首先要学会发现问题。”无论是改革试验,还是专业写作,丘小云总能找到独特、新颖的视角。目前,她和团队正在做的中小学媒介素养教育就是一个新课题,在国内学校鲜有涉及。此外,她参与的《幼儿园课程资源区域整合的策略和联动机制》课题,从当前广受关注的幼教课程水平参差不齐,教师队伍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入手,研究课程资源开发,获得了四川省第六届普通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有了独特问题视角,自然容易写出好的观点。”一直以来,丘小云阅读了大量专业著作,她认为,教师应该主动、积极关注教育最新、最前沿的信息,有意识地充实相关理论。她所做的“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实验、主体教育实践等,均走在了前列,也因此产出了不少优秀论文。

不仅实现自我发展,更培养、引导年轻教师在专业写作上不断进步。近年来,成都市金牛区组建了丘小云教育工作室,通过“1+12+N”(1位名师+12位研究学员+N个学员引领的帮扶对象)模式,促进区域骨干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提高。

在工作室中,丘小云对老师们进行了系统培养。针对专业写作,她手把手指导教师提升理性思维发现问题,写课堂案例、开展课堂观察、研制观察工具、进行案例分析。工作室的有效引领,帮助团队的老师们在写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最重要是老师们学会了理性和思考的逻辑性,修炼了教育科学的话语。”丘小云说。

杨元林:想法物化成文字使我快乐

前段时间,杨元林在成都七中对高三学生的一次演讲火了。这篇名为《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的发言,被学校一位老师发到朋友圈后,很快传开,并引起多家媒体转发报道。

不同于其他老师着力给学生打鸡血、鼓士气,号召力争最好,杨元林的发言充满人文关怀,希望学生们“准备高考,最应当的追求,是德业的成长,心性的修炼”“成人而不要成狼”。台湾素书楼傅可畅教授评价,这番发言“触动了社会的共同心弦”。

“我希望自己能讲点新的东西,更有力量的东西出来。”杨元林说。

杨元林很喜欢写作。从1993年参加工作开始,他便笔耕不辍。那时,电脑并未普及,杨元林一有思考,就写在稿笺纸上,一写就是几大页,甚至几十页。他说,人们时常会冒很多想法,但很少珍视它,慢慢就会消失掉,只有落实在文字里,物化成文章,才能保住这些火花。

在杨元林的记忆中,工作早期,他写过一篇《为应试教育“喊冤”》的上万字长文。那是他看了好几篇谈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的文章后,感触很深,他认为大家对应试教育的理解有一些偏差。想到这里,杨元林提笔就写,洋洋洒洒地写了二十多页稿笺纸。

稿件没有发表,却让他印象深刻。“我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就爱想,想到了就写下来,初衷都不是为了发表。”用杨元林的话说,写的目的很单纯,就是有了灵感便记录下来。

“鲜活的好文章来自真实存在于教师内心的焦虑、困境,以及你在突破这些困境中闪现的智慧火花。”杨元林说。

随着博客、 QQ空间开始流行,杨元林把写作从线下搬到了线上,产量也越来越高。

多年来保持写作欲望不减,杨元林说这得益于他大学时期的老师——四川师范大学马正平教授的引导。马老师研究写作学,上课的内容全是他思考所得,而非照搬教材填塞。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时,马老师总是详细告诉学生其研究思路,遇到的困难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让杨元林受益匪浅,使他感受到思考是件很有趣的事。

关于写作,马老师提出了很多新鲜、让人眼前一亮的说法。杨元林至今记得,马老师讲文章结构不只有表层结构,背后还有深层结构,即赋形思维,那才是能指导人写作的。“这些新说法均是建立在老师不断思考的基础上,也让我意识到,思考能拓宽思维空间和认知空间,能产生美感,只有思考了才能写出好文章。”

爱思考,为杨元林的写作带来了很多灵感。在念头物化成文章的过程中,有些问题想不清楚,又促使他去阅读,去进一步思考。“想法物化成文字的过程,让我充满快乐。”

 

秘笈

如何练就好文章

不知道写什么、议题重复没新意、写出的文章缺乏深度。……这是当前老师在开展专业写作时常遇到的困难。

教师该如何培养专业写作能力,写出观点独到、有价值的文章?陈大伟、丘小云、杨元林三位老师总结了自己的“独家秘方”,为老师们支招。

好文章来自创造性的实践

陈大伟认为,老师首先要有好生活才会有好文章。好的生活是什么?在他看来,表现为有创造性的实践,即自己做的教学尝试有创新,自己很满意,或是讲出这个事会让别人有触动。

有老师或许会说,我每天工作就是教学生、改作业,生活很平淡。陈大伟说,正是如此,老师更应该有意识地多思考,多尝试创造性地教学。“好文章不仅是写出来,更是做出来的。”

杨元林认为,一线教师写文章,不用理论性太强,有感而发即可。老师可以着笔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甚至任何能引发思考的事情。要记住写作的出发点,是为了解决问题。同时,不要盲目跟风,要避免一出现新概念,自己没有实践和思考,就追潮流去写。

丘小云设计了一系列流程。首先,老师要学会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其次,针对问题学习理论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并投放到教学中尝试、验证。在此过程中,老师必将面临修改、调整、反思、优化,把这一过程记录下来,就是很好的论文。这既是基于解决现实问题的,也是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延伸的。

好文章源于不断思考和追问

“有价值的文章是建立在不断思考的基础上,思考能够产生美感。”杨元林说,他在实践中遇到问题就爱思考,不停琢磨和追问。

比如阅读教学,杨元林时常会思考,一篇好课文摆在面前,该让学生学什么?是仅限于解读文本,还是透过文字,体会作者形成想法到写成文章的思考和挣扎。又或是指导学生读文章,该进行哪些步骤,能不能像解数学题一样,步步都有严密的逻辑?围绕阅读教学的思考,促使他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尝试,也因此写出了大量文章。

陈大伟认为,教师在实践中会发现很多东西有研究价值,会接触到很多观点。有赞同的、也有不赞同的,这都会引发思考,表达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以及提供理据。“把这写下来,不就是篇很好的文章吗?”

现在很多老师写东西还停留在现象描述,没有追踪背后的原因,或是找到一个原因就放弃了追问,忽略了其他原因。陈大伟说,这其中关键还在于没有养成思维习惯,没有思考问题其他的可能性。

在陈大伟看来,教师应该在头脑中多装问题。他说,自己头脑中同时装着五六个话题,电脑里还有个文件夹,记录了其思考的很多问题。读书时,读到某些观点值得思考,他就会充实进去。“写文章,需要靠平时的积淀,不要等到要写时,再去找话题。”

好文章应建立在多读多写上

写好文章需要阅读大量书籍和资料,要珍视自己的灵感,有了想法就写下来。

丘小云认为,一些老师的文章出现议题雷同现象,其实在于没有找到发现问题的独特视角。老师应该多关注教育最新、最前沿的信息,多阅读基于解决问题的相关理论和经验书籍。在她看来,当前最新最前沿的东西,必然没有那么成熟,这给了老师们机会去创生。但要避免“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发生。

“老师们要珍视自己的思想火花。”杨元林说,大家常会冒出很多好的念头,这时不要偷懒,要物化成文字。不要管文章写出来美不美,先把道理讲清楚,再进行调整和优化。“没有任何人写作是什么都想好了再开始下笔的。它是个生命体,是慢慢构造形成的,是个动态的过程。”

杨元林认为,写作离不开知识储备,老师需要阅读更多的书籍和资料,回忆和整理自己的教学案例。特别是自己提不出新想法时,要多读书、多思考,看看别人是怎么想的,自己是否能提出与其不同的观点、视角。如果没有这些,只是重复他人观点,这篇文章的价值便不大。(杜蕾)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