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庞洪丨培养独立性,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庞洪        2020-05-12
当前位置:首页 >特别策划 >名师名校长讲育人故事

开栏的话:

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校长教师是教育的践行者、学生的引路人,名师名校长更是引领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发挥名师名校长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四川省教育厅近期组织了2019 年四川省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和名校长撰写育人故事、分享心得体会,旨在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共同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引导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当好学校教育“同盟军”;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即日起,教育导报全媒体平台将开设“名师名校长讲育人故事”专栏,持续刊发名师名校长的精彩见解和育人故事。敬请关注!

培养独立性,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四川省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  绵阳第一中学   庞洪

独立性是孩子长大进入社会的立身之本。独立性是人格的重要特质之一,它是一个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目标的能力特征。一个独立的人,能在外界压力和影响下,不随波逐流,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独立决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人格的独立性不是生而有之,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通过后天教育培养形成的。如今,不少家长把子女的事包办代替,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失去很多煅炼其独立性的机会,所以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场所。

依据平时教育活动观察,我发现高中阶段孩子独立性较差主要有以下表现:

第一,学习独立性差。一是不能坚持认真听课。高中生一般应该能集中精力25-30分钟,但有一部分孩子听10多分钟就不能坚持了,除了与基础有关,还和孩子的独立控制能力有关。二是自习课不能集中精力。高中有较多的自习课,学生一般在这个时段预习、做作业、总结等,但独立性差的孩子往往遇到一点困难就要请教周围的同学或老师。曾经一个学生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加热装有固体的试管,管口必须向下。而加热装有液体的试管时,为什么管口必须向上?”他没有思考过“当加热装有液体的试管时,若管口向下,液体会流出来”这一简单问题。

第二,生活独立性差。每到周末,校园门口总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家长帮孩子抱书、提行李、拿换洗衣服等,而孩子则空手或跟在家长后面独自玩手机。我曾经问过一些正在打扫卫生的学生:“你们在家里会打扫卫生吗?”大部分孩子都说不会,因为有爸爸妈妈做。甚至一个家长曾经告诉我:她的孩子已经上初中了,早上起床还要爷爷给他穿衣服、系鞋带。这样的孩子你能指望他有很强的独立性吗?

第三,思维独立性差。其实,无论是学习独立性差,还是生活独立性差,究其根本都是思维独立性差。比如,我在课堂开展小组学习时,针对一个问题需要小组成员发表意见,但我观察发现,组内始终有个别同学自始至终都不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为什么?是因为基础差吗?事实上,个别基础差的同学也能在大家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翻书、阅读、记录,甚至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是什么原因让那一部分同学不能参与其中呢?本质上还是缺乏思维独立性。

那么,针对上面的问题,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 

首先,家长要做好表率。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家长无论是在工作、学习、还是个人兴趣培养上都应该成为孩子学习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行为给孩子以影响。

2011年暑假,我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准备单车骑行旅游。我计划的路线是:绵阳—平武—青川—广元—剑阁—绵阳。在我出发时和女儿有一段对话。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单车骑行远游,当我一切收拾完备准备出发时,心里始终有些害怕。女儿在书房学习,我进去问她:“爸爸想去做一次长途骑行,现在准备出发,你意见如何?”女儿没有阻止我。她说:“你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女儿虽然还是一个初中生,但已有自己的主见。

蒙田说:“我选择的道路也许正确,也许不正确,但是,凭着我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觉,我认为走自己的路,无论如何也要好过盲目地跟从别人。”在工作中,我也给孩子做好表率,孩子稍大一点后,我也和孩子一起讨论我对工作的一些做法与想法。2012年下期,为跟上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也为了突破自己的教学瓶颈,我在课堂教学中开始了以问题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探索。对我而言,这是一种全新模式,它打破了我26年的教学常规。虽然犹豫过,但我依然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通过几年的努力,我的课堂改革获得成功。闲暇之余,我都会和孩子分享我所做的这一切。

其次,学会逐步放手。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承担。

2004年暑假,我搬入新居,当时女儿5岁多,她开始在卧室单独睡觉。我在教育日记中记录了她当时的感受。当女儿第一次在房间单独睡觉,起床以后对我说:“爸爸,我流了眼泪在枕头上。”我问:“你为什么要流泪?”“我好想与你们在一个房间睡觉。”女儿说。听到这话,我内心真是不舍,但我知道,虽然和女儿一起生活是幸福的,可总有一天她会离开我们去创造她自己的生活,所以我应该尽早培养她的独立性。女儿流的眼泪是她成长的分界线,这泪水告别了她的幼年生活,这泪水让她逐步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让她逐渐成为一个完全属于她的自我。

女儿,爸爸为你骄傲,在你面对黑暗与孤独时,虽然流泪,但没有退缩。

第三,培养孩子的规划能力。在父母与孩子相处过程中,可根据孩子的不同阶段,让他们自己做一些规划。如周末计划、假期计划、旅游计划等。他们的计划可能不完善但只要合理,家长就一定要尊重。

在我孩子小的时候,她想学一门乐器。究竟学小提琴还是钢琴?孩子是这样回答我的。早上起床时,我问女儿:“你想学哪一门乐器,钢琴还是小提琴?”女儿说:“钢琴。”我说:“学小提琴投资少,易携带,方便练习。”女儿说:“学钢琴方便,钢琴老师就在我们家隔壁,我喜欢钢琴。”

孩子不会考虑经济成本,她按她的逻辑要学习钢琴,我尊重了女儿的决定。就这样整整坚持了8年时间,这一点难能可贵。试想:当初如果按我的决定学习小提琴,她还会这样坚持吗?

当孩子的规划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时,我们可以试着让他参与家庭的某些事件的决策。2008年,我们一家到西安旅行,那时的通讯没有现在发达。到达西安后,我让女儿规划行程路线。她就在旅馆中按照公交地图,从住地到目的地寻找最短、最方便的路线。我们就按照她的设计路线游览,虽然也有一些不足,但这对于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来说确实不易。

第四,引导孩子思考未来。周国平说:“人生有两大幸福,一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让自己满意。另一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给他(她)们带来快乐。”但是,我发现每一届高三学生选择志愿时总是那么茫然: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点,也不知道未来可以干什么。这是我们教育过程中的缺失。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孩子呢?

卢梭说:“一个与世隔绝的人是很难生存下去的,生存是自然的第一个法则。我们要努力使孩子在还没有成为社会的一员以前,逐渐形成社会关系的概念。”他还说:“不要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无关紧要的琐事上,要不断地使他接触与他未来有关的东西。”由于职业的缘故,引导孩子思考未来我起步较早。我的基本做法是:首先,让孩子从小开始了解周围最亲近的人所从事的职业,如教师、医生、护士、公务员、银行职员等,此时,孩子们对这些行业的了解是表面的、肤浅的,他们的选择随时都会改变。其次,当孩子大一点时,我利用假期旅行期间,让孩子了解各个城市发展的现状、特点,我时常都会提问:“长大以后你愿意到这里工作吗?”在旅行期间,我也会选择性地带孩子到一些大学,让她了解各个行业的人才都是从这里培养出来的。再者,当孩子进入中学以后,我会找一些机会让她真正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通过以上措施,孩子到了选择志愿的时候自己就确定了她未来想从事什么职业,可以在哪些地方工作,可以在哪些大学读书等。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给孩子时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经历成功与挫折。作为家长,我们在孩子经历的过程中应多给他们以鼓励和尊重,以此来树立他们的自信并形成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这样,当他们踏入社会时,才能独立地面对困难与挑战,并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活。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