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赵广宇丨亲子沟通,从“知否知否”到“心有灵犀”

赵广宇        2020-05-06
当前位置:首页 >特别策划 >名师名校长讲育人故事

开栏的话:

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校长教师是教育的践行者、学生的引路人,名师名校长更是引领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发挥名师名校长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四川省教育厅近期组织了2019 年四川省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和名校长撰写育人故事、分享心得体会,旨在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共同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引导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当好学校教育“同盟军”;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即日起,教育导报全媒体平台将开设“名师名校长讲育人故事”专栏,持续刊发名师名校长的精彩见解和育人故事。敬请关注!

亲子沟通,从“知否知否”到“心有灵犀”

四川省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 成都市石室中学 赵广宇

2020年春节,由于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所有学生被迫迎来了一个超长的寒假,父母们也停下了忙碌的脚步,响应国家号召居家隔离。家庭中有了充裕的亲子时光,一家人其乐融融,也算是困境中的一丝温馨。

可时隔不久,我便陆续收到不少家长的求助信息,内容不尽相同,主题却非常一致:“孩子在家不听话,我该怎么办?”在问题的背后,透出家长们无奈、失望、愤怒的情绪以及束手无策的窘境。而孩子们也很抓狂,我也收到很多来自学生的信息,诉说着他们不被父母理解的委屈。父母烦恼,孩子委屈,这究竟是怎么了?听家长们的倾述,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并无不合理之处,如要求孩子在假期按时起床、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制订和实施学习计划等,孩子为什么不听这些正确的建议?而孩子们却认为家长管得太紧,成天都在唠叨,让他们无所适从,失去了自由的空间。

矛盾的根源出在哪里呢?我认为,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了沟通障碍从而导致了不愉快。我曾经在一次高二学生和家长共同参加的会议上做过一个小调查,问题是:“请问在你们的家庭中,爸爸妈妈和孩子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吗?”“家长倾听过孩子的诉说吗?”“家长允许孩子在家庭中抱怨学习很苦吗?”“家长能容忍孩子说不想学习吗?”结果,一个班里只有个别孩子和家长举手,绝大多数家长面面相觑,有些不好意思地相视而笑。答案既在意料之中,又有些出乎意料。在这之前,这个班上不少孩子曾告诉笔者说,父母根本不理解他们,使得他们和父母之间只剩下“尬聊”;也有父母诉苦说,孩子回家打声招呼就进了自己的房间,然后关闭房门,他们想了解孩子的生活,却苦于无话可讲。这些现象并不是特例,有学者曾做过一个问卷调查,发现中学生一天的时间里没有跟父母说话的达到了8%左右,最高的达到了18.9%;和父母一起用餐每周能够达到7次以上的不到一半;有烦恼能找父母交流的不到15%。父母和孩子,本是最亲密的关系之一,为何却越来越陌生?

孩子与父母渐行渐远,与父母们是“道理党”有一定关系。父母们关注的道理有哪些呢?据学生讲,父母最爱和他们聊的话题有3个方面:一是有关理想信念,其实就是父母将他们的成功经验或者失败教训转变为对子女的期望;二是关于学习态度,无非就是反复啰嗦认真学习而已;三是关于学习方法,将自己当年做学生的感受或者是听取他人的做法,当成教育子女的资本。对于高中学生来讲,其实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态度都是端正而积极的,而关于学习方法,除非家长是教育专家,或某个学科的老师,他们对于学习方法的了解还不一定有孩子专业呢。但家长们不放心,总觉得不唠叨,孩子就不会重视,于是在孩子耳边常常谈论这些话题,可越唠叨,孩子就越烦,干脆懒得和父母说话了。

除却反复讲述空泛道理外,家长很少能够倾听孩子的心声,甚至不愿意去了解、理解孩子在成长历程中的酸甜苦辣,父母与孩子对话的方式、态度通常是居高临下的教育、教训的口吻,这也成为了亲子沟通的一个障碍。假期里,一位高三学生就曾求助,想与父母沟通一下,事由是:寒假第一天,他的手机、电脑就被父母没收了。理由是父母上班无法在家监督他的学习,担心他不能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并以高三专注学习的重要性为题,给他讲了一番大道理,不允许孩子争辩。孩子告知,他在假期前,就已经和老师一起商量并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规划,他正为挑战自己充满信心和期待,可他甚至没有机会和父母分享和探讨这件事,就被父母做了决定。而父母的理由是孩子不够自觉,必须强制管理,同时认为孩子太叛逆了,很不懂事,父母已经讲明白道理了,还不接受,很气人。当我还原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后,发现在这个家庭对话场景中,只有父母的决定和正确的道理,孩子怎么想的、有什么规划和安排、事后可能会有怎样的情绪反应,都不在父母的考虑范围中。这是关乎于这个孩子的事,可他竟然没有发声的机会。

在上述两种产生沟通障碍的类型中,第一种类型是停滞不前的家长和飞速成长的孩子之间产生了巨大的认知差异。随着孩子的成长,他的身体、心理都在发生着改变,尤其是到了青春期,更是飞速成长的阶段,他们向外探索着世界,向内认识着自己,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将在这一阶段逐渐形成。此时,他们有太多关于生命成长的疑惑、迷茫和欣喜想要和父母探讨,想要获得父母的指引。可家长的思维却没有随之而升级,还是用着老旧的方法对孩子进行教育,关注点始终只有学习,而忽视了孩子更为迫切的心理需要。在这种交流模式下,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对话就如同那首流传千古的词,卷帘人说:“海棠依旧”,李清照却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对话间,二人的关注点并不在一个频次上。孩子会很快降低对父母的期待,失去与父母交流的耐心,而转向与朋友、老师交流。

第二种类型也是很常见的低效亲子沟通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并没有父母和孩子的真正对话,只有父母单方面向孩子传递的“命令”,听不到孩子的声音。父母们觉得只要道理是正确的,孩子就应该听从,即使言辞严厉一些,手段粗暴一些,也是可以的,孩子的委屈和愤怒都是不懂事的无理取闹。但孩子的情绪反应也是真实的,不是因为他们不懂得这些道理,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父母的督促,而是无法接受这样的沟通方式,他们感受到一种被忽视的痛苦,再加上在情绪之中的人是很难理智的,所以使得沟通走入了死胡同。

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和孩子沟通,才能达到“心有灵犀”相谈甚欢的境界呢?在亲子沟通中,讲道理是有必要的,但一定不是长篇大论空谈道理,而是在家长一点一滴的示范教育之中融入道理。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比语言更有感染力。比之语言,家长的行为更能在潜移默化间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所以父母想让孩子懂得正确的道理,就要在生活中以身示范,将这些道理转变为和孩子共同经历的成长故事。当我们陪伴着孩子一起长大,我们共同经历了很多个成长故事,这都是家庭教育的素材。在这些故事中,父母的行为蕴藏着他们对人性、对人生、对世界的思考,它们比空泛的道理更让孩子印象深刻,更打动人心,更能给孩子以引领。

父母还需要知道的是,孩子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他有自己的个性、长处,当然也有缺点,他们需要父母的尊重、看到和认同。春节上映的电影《冏妈》中有一段台词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在你心里面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你全都设定好了。” 话语间多少无奈,多少心酸。父母的眼中如果只有正确的道理,只有孩子和我们期待的理想表现之间的差距,而没有他们的成长需求,没有他们的情绪反应,没有去询问他们行为背后的原因,我们其实根本没有“看到”孩子。他们会失望地掩上想要被理解的心门,会在亲子沟通中出现语言堵塞。要走出这种困境,需要父母具备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意识,父母要主动去学习一些发展心理学的知识,要主动去了解孩子喜爱的新事物,这样才能满足孩子的成长需求,才能在沟通中更能理解孩子,引领孩子。

良好的亲子沟通,还需要父母为孩子营造一个安全有爱的氛围,让孩子可以畅所欲言,让对话可以真正发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父母需要放下刻意的严厉,打开心灵,看到真实的自己,然后和孩子平等地、真诚地对话,给他们尊重和信任。一些父母曾告诉我,他们担心温和的态度不会引起孩子对自己话语的重视,所以喜欢用严厉的语气和孩子对话。殊不知,当父母习惯于以严厉的面具为自己获得高高在上的权威时,他们就不敢在孩子面前暴露出真实的自己,无法与孩子真诚对话。而孩子是多么聪明而敏感啊,在这样的沟通模式下,孩子的心已然离父母越来越远,而父母也离真实的自己越来越远。

亲子沟通,要从“知否知否”的知音难寻到“心有灵犀”的欢欣和睦,需要一些技巧,更需要父母的改变。当父母改变,孩子自然就会改变。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