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程越敏丨让孩子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程越敏        2020-03-13
当前位置:首页 >特别策划 >名师名校长讲育人故事

开栏的话:

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校长教师是教育的践行者、学生的引路人,名师名校长更是引领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发挥名师名校长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四川省教育厅近期组织了2019 年四川省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和名校长撰写育人故事、分享心得体会,旨在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共同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引导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当好学校教育“同盟军”;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名师名校长的育人文章也将给每个“宅”在家里的家长和学生带去教育的启发、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即日起,教育导报全媒体平台将开设“名师名校长讲育人故事”专栏,持续刊发名师名校长的精彩见解和育人故事。敬请关注!

让孩子养成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四川省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 成都市财贸职业高级中学校  程越敏

今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绝大多数人“宅”在家中。当我们静下心来的时候,其实更多的是需要反省和思考,当一切恢复正常,我们应该怎样生活和学习?

在这个长假里,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改变以前的不良生活习惯,可以从饭前便后要洗手做起。和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毛巾与别人分开,并常常清洗;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每天吃早餐,不偏食、挑食,定时定量进食,餐具清洁;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等等。有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有健康的身体,才有较强的免疫力抵御疾病。

苏霍姆林斯基说:“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哪里便没有学校。”有求知欲、有好奇心,这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持续动力,学校就是让孩子们了解新的未知职业领域的发展前景,让他们愿意去探索、创新,有持续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有更多的具有创新思维的高技能、高素养的技术工作者。

读书是最好的学习。“宅”在家的这段时间,正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好时候。阅读能够让人的内心多一分从容与豁达,看待问题的方式也会随之改变。阅读是很多科目学习中最基础的能力,能够培养孩子的文字逻辑性,让孩子积累更多的素材,写出好的文章,甚至还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专业课。阅读还可以决定孩子的精神世界是贫瘠还是丰厚,甚至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腹有诗书气自华”,孩子读的那些书,汲取的那些智慧,都会藏在他们的脸上,气质里,谈吐上,和别人做着同样的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心境。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凡事都要坚持,起点怎样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够坚持。学习是没有捷径的,唯有坚持,才能越走越远,想要有个好结果,必须要忍受得枯燥,沉下心,专注于眼前的事情。因此,让孩子学会坚持也很重要。以我校学生为例,对烹饪专业的学生来说,强健的体魄特别是要有良好的臂力才能胜任工作,于是他们从进校就开始练习俯卧撑,好多同学从开始做5个都困难到毕业前轻松完成100个,靠的就是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与自己较劲,坚信功夫不负有心人,就能磨炼出耐心和毅力,达到专业的素养要求,为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有人说: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朵花还没有动静就着急,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孩子,慢慢地看着他们长大,陪着他们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我们的很多家长一直希望对孩子的教育能立竿见影、短期见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浸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见效的。也许孩子能够凝神静气地在看完一本书,也许孩子能够坚持动手做完一个实验,或者尝试做一桌可口的饭菜,做一个创新的网页,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功。

未来掌握在孩子们自己手中,作为他们的引路人,家长和教师只需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未来的路,请让他们自己走。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