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穿梭宽窄巷子 讲解历史风云

记者 胡敏 文/图        2018-03-23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

公益小创客组团传播城市文化

穿梭宽窄巷子 讲解历史风云

记者 胡敏 /

 

“您好,可以帮您讲解吗?”下午四点左右,如果你刚好在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宽窄巷子景点,那么,很可能遇到几位小学生讲解员。他们来自与宽窄巷子仅一墙之隔的成都市泡桐树小学。从去年1218日至今,“宽窄巷子公益讲解员”项目已经吸引了11名同学参与,并且进入项目化运营阶段,产品迭代、人员培训、准入准出机制……小学生做起公益项目来不逊成人,为城市文化传播贡献力量。

 

讲解新鲜有趣,获游客点赞

每天下午,穿过游人如织的宽窄巷子乘地铁,是泡桐树小学五(6)班学生姚云瀚的回家路线。“景点都有讲解员可以预约,但宽窄巷子却没有。”细心的姚云瀚发现了这点。刚好学校作为青羊区“熊猫课程”的项目学校之一,开发了3个篇章的“熊猫课程”系列读本,其中重点介绍了宽窄巷子的建筑文化。课程开发阶段,姚云瀚做了很多相关的社会实践,并在“熊猫课程”发布会作为学生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正是这段经历,让姚云瀚有了一个点子:当宽窄巷子的解说员,让游客欣赏风景时,也了解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

38日下午,宽窄巷子的行人络绎不绝。刚刚放学的姚云瀚和同学翟政俨等在宽巷子入口,接连问了好几个行人之后,来自河南的赵女士欣然接受了他们的讲解服务。

“宽窄巷子是一处清朝遗留下来的古街道,300年前,清朝的四川总督年羹尧,在当时的成都城墙内又修建了城墙,把这里变成了城中城,叫做满城……”

“此时此刻,您可以尝试一次穿越,我们一起变回到两千年前,首先您来到秦国的蜀郡,您坐着战车,我为您驾车,咱们去参加都江堰的庆典。……”

比起专业的解说词,姚云瀚的解说词极具创意,不仅讲了宽窄巷子的历史故事、建筑文化、名人轶事等,还大胆地与游客聊起了“穿越”,让游客越听越有兴趣。赵女士来过宽窄巷子很多次,但她觉得一边游览,一边听小学生讲解很新鲜,这种VIP服务还有很多沟通机会,如今对宽窄巷子的历史文化又多了一层理解。

 

重培训、磨产品,“小CEO”有模有样

如今,姚云瀚的“宽窄巷子小讲解员”公益项目已经吸引了11位同学加入。他们的参与,让姚云瀚的项目有了更多可能性:每天3组同学同时讲解,服务范围更广,还可以从目前只讲宽巷子,扩展到讲解窄巷子、井巷子三条线路,同时,两位外语较好的同学,还负责将讲解词翻译成英语版和韩语版,未来可以提供3种语言的讲解服务。

憧憬是很美好的,如何实施呢?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探索,姚云瀚俨然变身项目CEO,在核心成员翟政俨等的帮助下,完成了项目的一系列制度化建设。如今,同学们进入项目之后,要经历实习和培训阶段,实习同学跟着有经验的同学一起外出讲解,想要“转正”需要参加每月末举行的考核,对宽窄巷子相关历史文化知识较为了解,对解说词比较熟悉,就能通过。

解说词是影响解说效果的关键,截至目前,在老师和爸爸的指导下,姚云瀚已经出了四个版本的解说词,相当于核心产品完成了四次迭代:

第一版大多是书面语,大量长句、修饰词让句子变成冗长复杂,不易理解,姚云瀚形容是“游客睡着版”;第二版除了句子更加口语化外,加入了许多新鲜内容,比如《时代》周刊的评价;第三版让游客化身诸葛亮账下一员虎将、唐朝的锦官、苏东坡的学友……身临其境感受蜀地文化,甚至有游客要求“再讲一遍,我录下来”;第四版则在专业性和笑点之间找平衡,邀请班上最会讲笑话的同学在解说词里增加笑料,比如将“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改成“大清王朝嘎嘣碎了”。

除了人员培训、产品迭代,姚云瀚团队还打算引入竞争机制,必要时还会裁员。做公益项目还要裁员?姚云瀚说,“裁员”其实是引入竞争,让项目更高效的运转。参与公益项目的,有同学是为了做公益,有同学是为了拿“免作业卡”,还有的可能是为了当小明星……姚云瀚态度包容,不管因为什么而来,只要原意做事,就能留下来。“一切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好的讲解。”

 

从小当主持人,最喜欢古诗词

在团队里,姚云瀚是唯一可以把四套讲解词倒背如流的人,他很谦虚是因为“每天都讲,自然张口就来”。其实姚云瀚的背诵功夫有“童子功”基础。从幼儿园开始,姚云瀚就是学校各大节目的主持人,大篇大篇的串词他都能短时间就背下来。

姚云瀚从小就诵读了大量古诗词,如今已经创作了30余首词作品。这与爸爸的影响不无关系。爸爸热爱传统文化,对古诗词有深的研究。一次,姚云瀚在成都市奥数某杯赛考了五十名,爸爸直接创作了一首藏头诗:“杯有新茶始溢香,赛报髫年佩华章。五争六夺轻车路,十分佳绩意激昂。”这首诗姚云瀚喜爱不已,立马就背了下来。

姚云瀚小小年纪已经能看《史记》文言原版,平时喜欢看的书也是《三十六计》《三国演义》等经典作品,对外国文学他也感兴趣。

每次讲解,接他放学的爸爸或妈妈就在身后陪伴。基本上全程不说话,遇到问题也让孩子自己处理。妈妈最感动的一点,就是他们特别能坚持,只要上学一天,就要讲一天,如今已经服务近50组游客。讲解仅需要20分钟左右,并不耽误大家学习。虽然做的是一件小事,加起来,就是传播城市文化的大事。

据了解,成都市泡桐树小学与四川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共同开展了公益创客小达人比赛,全校类似姚云瀚城市文化,少年接力的公益创客项目总共55个,全校7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为城市更美好贡献力量。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