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讯(刘大川)近年来,大安区着力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全方位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在引才环节突出“精准匹配”,持续优化师资队伍梯队建设。通过对全区教师岗位缺口、学科发展规划及人才政策支持力度进行系统性梳理,重点扩大思政、科学、艺体等领域及职业技能型专业人才的招聘规模,确保人才引进与学校发展需求高度契合。每年组织多部门联动部分高校,赴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重点院校开展专项引才活动,广泛吸纳高素质教育人才扎根大安。2024年人才引进23人,同比去年上涨76.9%。
在育才环节注重“靶向培育”,不断激活教师队伍发展动能。自2022年起,大安区着力构建青年教师“三航工程”培养体系,针对性引导青年教师向“名优教师”“优秀管理者”方向成长,该工程已推进至第二批培育阶段。常态化开展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作,着力培育省市级名师名校长,组建市区级名师工作室31个,全面赋能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培养市区级名教师33人,教学骨干550余人。
在留才环节强化“政策赋能”,着力擦亮大安教育金字招牌。打造包含职业发展支持、人文关怀服务等多方面的人才保障体系,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座谈会、职业规划讲座、心理健康辅导等特色活动,为青年教师规划职业生涯与日常生活提供助力,持续改善人才发展生态,让“尊重人才、关爱人才、用好人才”的氛围在全区蔚然成风。
教育导报微信
教育导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