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讯(郑超 杨鹏霏 杨雪飞 摄影报道)野外地质实习,看似行走山水,实则跋涉学问。6月28日,西南石油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们来到峨眉山,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地质认知实习。
实习队伍深入龙门硐、川主、黄茅岗和庙儿岗等野外剖面,对峨眉山典型地质现象进行观察,探索地质历史。从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到火山喷发,再到陆相河流,最后演化回海洋的古环境变迁;从构造抬升到褶皱断层……每一块岩石、每一道层理,都是地球变迁的“历史档案”。
使用地质罗盘测量地层产状是本次实习的训练重点。面对复杂地形,学生们沿剖面布点测产状,记录构造线走向,在实地操作中熟练掌握了走向、倾向和倾角产状三要素的测量与记录方法,完成了从基础测量到初步绘图的实战训练。
“山野,是最好的课堂;岩石,是最直观的教材。”带队教师杨雪飞说,此次实习既是理论知识的检验,也是一次观察力、判断力、协作力的多维锻炼,学生们在真实的地质环境中完成了从‘看图识理’到‘实操会解’的能力跨越,加深了对地质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了野外地质实践能力,建立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地质过程的科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