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讯(余元戎)4月25日,2025年“科技青羊”青少年科技节启动仪式暨家校社协同育人大讲坛举行。
启动仪式上,揭晓了2025年青羊区科学教育十大系列活动,包括:“红色航空”思政课程引领行动、“十个精进”科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行动、“素养导向、AI赋能、实验强化”科学课堂提质行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青扬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创想未来”科学创新实践主题活动、“双馆科学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科普书籍”阅读推广活动、“大博士带小学者”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活动、“小科学家”研学营活动。
科技教育的火种早已扎根青羊的校园,各校在科学教育中不断的探索,形成了成都市石室成飞中学、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东区)、成都市青羊实验中学等一批“区级科学教育特色校”,活动现场为他们进行了颁奖。
据了解,今年有50位科技领军者将把国家实验室的火种带进青羊的中小学课堂,成为了“科学副校长”,实现了青羊中小学专家型“科学副校长”的100%全覆盖。他们是科学家、工程师,加盟青羊的科学教育,助力青羊学生的科学梦想,是青羊青少年的“科技导师”。活动现场为8位代表颁发了聘书。
在科学教育中,如何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作用?活动现场,成都市泡桐树小学教师薛珲瑒带来《科学育人有“度”,创新赋能成长》的主题分享;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东区)八年级学生任好分享了《传承科创薪火 共筑青羊未来》的故事;成都市胜西小学的家长代表张蜀泸讲述了《以科技教育点亮未来:让每个孩子成为“创新火种”》的家庭科学教育故事;清源社区彭莉就“社区如何开展科学教育宣讲工作”进行了分享;作为科学副校长,四川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周颖杰从专业的视角,解读了中小学科学教育。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青羊区将持续谋划科学教育的新方略、新举措,探索科学教育工作新经验、新路径,全面培育科学家精神,努力做好科技人才的孵化和培养,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