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讯(王誉霖)《西游记》《十万个为什么》《伊索寓言》……在成都市成华区多所学校,丰富的图书资源走进课堂、走进图书馆。在纸质书阅读的基础上,2024年,成都市成华区借助该区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提升工程,以创建智慧教育示范区为契机,创新构建“纸质+数字”双轨阅读模式,引入护眼墨水屏终端与AI智慧阅读平台,打造青少年阅读兴趣培养与效率提升的“成华样本”。
数据驱动精准施策,科学评价激发动力。2024年以来,成华区在十余所学校部署了“数字阅读系统”,实现了学生阅读行为的全流程监测。累计阅读时长突破4.4万小时、阅读次数超过16万次,阅读总字数超2亿字、读完书籍总数量超1万本。对每所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阅读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自动评选出了36个“书香班级”和369名“阅读之星”,以科学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内生动力。
课堂内外深度融合,场景覆盖提质增效。在课堂教学中,智能阅读终端与互动任务设计让经典名著“活”起来。成都七中英才学校《鼹鼠的月亮河》阅读课上,学生通过终端实时分享读书笔记,课堂活跃度明显提升;课后碎片化时间被转化为“阅读微时光”,午间阅览室、虚拟班级圈等场景实现“校内引导+家庭延伸”的全链条阅读生态。
课程资源系统构建,专家引领标准先行。教育部推荐书单与“快乐读书吧”推荐的优质书籍一直是各校重点要读要学的内容,成华区为此开发覆盖1-9年级的28套整本书阅读课程体系,配套标准化教学资源库,助力教师一键调用优质课例。同时,依托成都市教科院及高校专家团队,开展“AI+深度阅读”专题培训,推动全区阅读教学向科学化、专业化迈进。
下一步,成华区将深化“整本书阅读”课程开发,拓展数字阅读在多学科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擦亮“书香成华”文化名片,为构建学习型社会贡献智慧力量。
(图片由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