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讯(王玉蓉)“以前课间常追逐打闹,如今一有空就跑到读书角,连《神奇校车·昆虫之战》里的瓢虫伪装术都研究透了!”平昌县思源实验学校一名六年级学生的转变,是该县以“多元融合”理念推进全域阅读改革的生动写照。近两年,全县师生人均图书借阅量提升25%,家长阅读参与率达71%,书香浸润的教育生态渐成风尚。
机制创新,变“单点突破”为“全域共读”。“阅读不是‘独角戏’,而是一场需要多方接力的‘马拉松’。”平昌县教科局局长苟兴旺介绍,该县创新构建“三引一带”机制,通过“局长引领校长、校长引领教师、教师引领学生、学生带动家长”的递进式链条,将阅读融入教育全场景。兰草小学教师白海桃对此深有体会:“周前例会上,校长结合相关教育教学专著分享管理智慧,教师再将方法论融入课堂,学生的阅读热情自然被点燃。”目前,全县教师年均精读教育专著超3本,形成“周研一文、期读一书”的常态化研修模式。
场景重构,变“静态藏书”为“动态悦读”。走进平昌县实验小学,走廊转角处的“漂流书架”成为最受学生青睐的“知识驿站”,学生可随时取阅、自由置换。“这里就像‘知识便利店’,连《十万个为什么》都被翻得卷了边!”该校校长付大春笑道。全县中小学因地制宜建成126处“泛在阅读角”,将图书馆功能延伸至楼梯间、连廊等碎片化空间;线上则依托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构建“VR+阅读”沉浸式学习场景。平昌中学八年级学生罗梓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云游”中国科技馆后感慨:“文字在三维场景中‘活’了过来,量子通信的原理变得触手可及。”
活动赋能,变“知识输入”为“素养输出”。如何让阅读“活”起来?平昌县以四大品牌活动作答。深入实施“浸润计划”,县教科局微信公众号开设“我与书的故事”专栏,33位县级名师录制微视频解读经典,累计播放量突破25万次。大力倡导“师生同读”,教师带领学生完成10万字批注笔记。全面开通“校园广播”,培养出200余名学生阅读推广人。积极评选“书香家庭”。
“当阅读如呼吸般自然融入生活,教育才能真正滋养生命。”苟兴旺总结道。如今,平昌县以书香为纽带,持续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厚植精神根基,绘就全域阅读的生动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