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讯(记者 钟兴茂 陈朝和)作文由AI助手完成、竞赛作品由家长代劳、申请海外高校提供成绩造假……近年来,大中小学生的学术诚信和学术规范问题屡次成为社会热点。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会会长高善峰说:“尤其是AI时代的到来,加强大中小学生的学术诚信,更是一件亟待开展的事情。”
近年来,不少高校已经开始加强学术规范教育,增设了一些为学生开设的专门课程。但在高善峰看来,学术诚信教育应从小学开始,中学、大学和研究生阶段逐步深入。“学生如果从小缺乏学术诚信意识,不了解基本的学术规范,习惯一旦养成,到大学或工作之后再接触,往往为时已晚。”他说。
“应该通过学校教育和家校合作、社会宣传,帮助学生从小树立学术诚信意识,了解并遵从学术规范,以诚实守信的态度面对学业。”为此,高善峰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在大中小学校和社会中广泛开展学术诚信教育,并建立健全学术诚信档案制度,对学生的学术行为进行记录和监督。二是引导学生合理利用AI工具,让学生明白在利用AI工具写论文、写作文时,应明确其辅助性质而非替代性质,要保持独立思考和创造性。三是加强技术监管惩罚,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加强教育部门和高校对学术研究和学历认证的监管,同时,还应开发先进的检测工具和技术手段,通过技术手段的介入,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