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苍溪县上好红色思政必修课:让红色基因浸润青少年心田

祖军 王丽        2023-12-12
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 >广元

聆听强渡嘉陵江战斗故事,重温黄猫娅歼灭战辉煌,参观瞻仰红军渡纪念馆,追忆革命先辈光辉事迹……苍溪青少年在这片红土地上走红军路、听红军史、唱红军歌、悟红军魂,汲取红色史实的精神营养,接受思想洗礼。

一处遗址一课堂,一番追寻一堂课。苍溪县依托丰厚的红色资源,有效整合打造,扎实推进红色育人,擦亮“红色思政”名片,以史引人,以情感人,以行化人,思想在红色浸润中熠熠生辉。

thumb_2c238d13-22fb-4424-86eb-2cf1046ac105.JPG

10余处革命遗址为阵地

当年战场  如今课堂

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苍溪塔山湾强渡嘉陵江,冲破国民党重重围剿,由此迈出长征第一步。3万优秀儿女参加红军、6000余名英烈浩气长存的英雄故事代代相传,红军渡、黄猫垭战役、王渡造船厂、谭家大院等革命遗址数量众多、保存完好。

“独特而丰厚的红色资源,是开展思政课教学的最好教材和阵地。”广元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苍溪县委书记张世忠在给苍溪中学的师生上思政课时说。苍溪县高度重视青少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台《苍溪县关于深入推进研学旅行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意见》《领导干部带头上好思政课工作方案》等,加强力量和经费保障。以苍溪县红军小学为引领,实施一基地联挂一所学校,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与加强青少年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探索“红色+思政+教育”融合途径,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思政教育学习优势。

根据县内红色遗址点多面广、内涵丰富的实际,深入挖掘革命故事,总结提炼精神实质,把课堂建在“红色遗址”上,一处遗址就是一个教学点,一个教学点就是一堂红色课堂。以红军渡、黄猫垭为思政教育“司令部”,将王渡造船厂、谭家大院、文昌宫、鸳溪口、涧溪口等10余处红色遗址深度挖掘,整合打造,“打捆”利用,形成主题鲜明、内涵丰富、规模较大的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教育功能。

在继承发展的基础上,苍溪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联合苍溪文旅集团着眼思政教育需要,将全县人民传承弘扬红军精神、勤劳拼搏取得的建设成果,进行挖掘提炼,一并列入研学实践基地,区分主题开展教育。五龙镇三会村的劳动实践、寻乐书岩的传统文化、梨文化博览园的“两山理论”、大唐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的科技赋能、浙水乡山水村的乡村振兴、猕猴桃科创中心的农业科技……这些将红色历史与发展现实完美结合的生动课堂,为思政教育赋予了时代和地域特色,拓展了空间,更富吸引力。

20余种特色方式进课堂

赓续血脉  铸魂育人

thumb_2788d62c-91e9-4319-aef9-1e362cb3b58a.jpg

“没有国哪有家,他们是苍溪人民投身革命的缩影……” 9月15日,苍溪县以“铭记红色历史,担当时代使命”为主题,全县7万余名中小学生线上线下同步开展“德育开学第一课”,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激励学生勇担时代使命、接续拼搏奋进。自2022年以来,苍溪县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创设德育特色品牌“德育开学第一课”“毕业最后一课”“每周一思政,每天3分钟”等,扎实开展培根铸魂教育。

“把红色历史讲活、把红军精神讲透、把青少年红色寻根的生动实践讲好。”县教科局局长邓敏对全县思政课教师提出要求。实践、激情、沉浸、模拟、访谈、演讲、互动等20多种教学方式与活动形式让红色思政课堂活起来、跳起来、响起来。

“这是我们毕业前最有意义的一堂红色思政课,让我们印象深刻。我们更加有信心、有决心勤奋学习,奋发进取,不忘师恩,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亭子小学初三学生左松周说。

9月23日,苍溪县在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举行(村)社区少工委集中成立授牌暨“红心讲解员”建队仪式。为5个(村)社区少工委代表授牌,同时为“红心讲解员”少先队大队、中队授旗,为30余名“红心讲解员”佩戴绶带,为20余名结对场馆少先队校外辅导员颁发聘书……

穿红军服、戴红军帽、走运船小道、情景再现、红歌拉唱……10月20日,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在苍溪县红军小学隆重举行。“打过嘉陵江,迎接党中央”被编成情景剧,“小红军”自导自演,在角色融入中感悟红军精神。抢种抢收、军民大生产等拓展游戏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活动现场热情高涨。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开发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拓展研学基地,准备打造黄猫垭、王渡造船厂、涧溪口等革命遗址教学实践基地,开展野外拉练、红色实践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行中学,在学在思,在思中悟,在悟中行。”苍溪县教科局德体艺卫股负责人寇永伟说。

30万青少年受教育

红色火种  生生不息

thumb_e4819f08-e06d-45af-ada9-c85242e4b11d.jpg

“少先队员们要积极投身到公益讲解志愿服务中去,争当红色故事的传播者、红色基因的继承者、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者。”团市委书记慕生禄在苍溪县(村)社区少工委集中成立授牌暨“红心讲解员”建队仪式上致辞中表示。石磨玉、杨芹英、李雨阗……一个个苍溪英雄少年深深印在广大青少年心田。红色教育的浸润,带给青少年的不仅是那段历史,更是立足于当下触及灵魂的“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舍己救人的牺牲精神和一往无前的勇敢斗志。

4月27日,在苍溪县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上,明确提出立足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充分发挥苍溪绿色生态、清洁能源、特色产业、现代农业、状元文化等资源,实现革命红铸魂、生态绿育人、科技蓝筑梦,做好“红绿蓝”三色育人大思政文章。

6月10日,在“广元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大唐亭子口水利枢纽,“少先队校外辅导员”“青年文明号”运维部刘磊带领队员们观看大唐集团水电科普片,开展发电科学小实验和安全用电知识问答游戏,与队员一起揭开水力发电的神秘面纱。“第一次亲眼看到水利枢纽是怎么运行的,还学习了水力发电的知识,真是大开眼界,我要学好科学知识,将来帮助大家生产更多清洁能源。”苍溪县陵江小学少先队员张均葳脸上洋溢着骄傲与自豪,在基地的少先队角留下了活动感言。

黄猫垭、梨博园、三会村、寻乐书岩、科博园、蔬菜大棚、乡村社区、校园菜地、企业工厂……处处都是思政育人、劳动育人、实践育人的大舞台。绿色校园体悟自然之美,感知生命美好;阳光体育体验成长之美,成就多彩人生;传统文化浸润心田之美,厚植文化自信。

“一校一农场”“一班一菜园”。苍溪中学劳动育人成为全国教育典范,专家感叹“雪梨山上栽的不是树,栽的是人”。据不完全统计,苍溪94.3%的种养殖大户是苍溪中学毕业的学生,实现了“让农村学生升学有基础,务农有技术”的目标。学生在生产实践中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品质,增强从事农业科研的兴趣和培养创新能力。高2007级校友、全国棉花研究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PI、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青”获得者王茂军曾表示:“正是高中三年雪梨山园艺场的劳技教育,在我的心中埋下了农业科研的种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综合育人价值让苍溪县学校劳动教育灼灼其华。

据了解,近年来,苍溪县选树了80多名优秀思政教师,30多名市、县级新时代好少年、20多名“红心向党好少年”;2所学校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12所学校荣获省、市级“五四红旗团委”,1所学校荣获全国“优秀少先队大队”,18所学校荣获省、市级“优秀少先队集体”;15名学生荣获省级优秀少先队员,5名学生荣获广元市教育之星,2个班集被评为全国“雷锋班集”。广大学生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向前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今天的青少年就是明天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加强革命传统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现实需要。”县委教育工委、县教科局党组书记谢正波介绍,目前,共有30万青少年参加革命传统教育,红色火种在苍山溪水间越燃越旺。通过红色研学实践教育,让青少年自觉做红色基因、红色血脉、红色文化的传人,从小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在意志品格上加钢淬火,锻造优良作风,引导广大青少年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为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真正成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祖军 王丽)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