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讯(毛洪远 杨泽方)针对部分乡村学校规模小、生源少、音体美专业教师缺乏,课后服务开设艺体社团难的问题,洪雅县教体局尝试探索遴选优质培训机构进入公办学校参与课后服务,积极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规范程序,遴选“优机构”。一是实地调研定方案。深入全县39所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调研开展课后服务情况,其中9所乡镇学校开设艺体社团活动缺20余名艺体老师。为解决乡镇小规模学校艺体老师缺乏问题,制定《遴选优质培训机构进入公办学校参与课后服务方案》。二是公开遴选“优机构”。公示全县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白名单中的校外培训机构按照“培训机构自主申报→县教体局初步审核→学校按需签署意见→县教体局签字盖章→校培双方签订协议”的流程公平、公正、公开面向全县遴选优质培训机构。三是三方协同保运行。目前,全县初步遴选出优质培训机构4家进入2所公办学校,构建“县教体局领导、学校常规管理、培训机构授课”运行机制保障学校艺体社团活动顺利开展,提升课后服务质量。
优势互补,共绘“同心圆”。一是促进学校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优质培训机构10余名专业艺体教师的加盟,有效弥补了乡村小学音体美老师的不足,为乡村学生提供参加跆拳道、美术、书法等10余项艺体培训服务,让乡村孩子享受到了课后服务的“幸福时光”。二是促进机构提高办学水平。由于学校的严格管理,家长的殷切希望,倒逼校外培训机构招聘优质师资,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大力提升培训机构自身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三是促进机构增加合理收益。坚持公益性原则,培训机构进入学校参与课后服务,学校根据上课人数、上课节数等实际情况按照校外培训费的20%计算服务费用,让培训机构得到一定的收益补充,获得较好的社会声誉。
严格监管,促进“共提升”。一是监管学校课后服务。坚持每学期至少3次深入学校检查课后服务情况,听取师生对课后服务的反响,每学期期末开展学生满意度、学校满意度问卷调查,根据考核结果评估校外培训机构是否继续参与学校课后服务,实行动态管理。二是指导机构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3次到校外培训机构指导教研活动,检查参与学校课后服务的老师的备课情况,组织开展艺体教师基本功比赛等活动。三是开展联合实践活动。指导学校与培训机构联合开展“师生书画赛”“亲子运动会”“小百灵歌咏会”等艺体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艺体的平台,检验课后服务中艺体教育实效。
教育导报微信
教育导报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