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部级精品课”遴选连续两年夺冠!金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

成明穗 毛钧弘        2023-04-11
当前位置:首页 >区域 >成都

《教育导报》讯(成明穗  毛钧弘)近日,2022年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工作“部级精品课”名单公示,成都市金牛区入选课程数量再次名列成都市各区县榜首,实现连续两年夺冠。

“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成就每一位教师、教好每一名学生。”近年来,金牛区锚定“建全国一流教育强区”的目标,持续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全生命周期”教育体系,推进教育多元优质发展。

“更优更强,办好每一所学校”

近年来,金牛区紧扣资源供给“增量”、改革落地“增效”、教育教学“提质”、队伍建设“提能”,加快构建高质量金牛教育体系,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面对区域学校发展不均衡的现实情况,金牛区一方面以集团化办学为抓手,着力创新管理机制和办学模式,化解优质教育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推动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则聚焦学校品牌建设,促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发展。

近年来,金牛区出台《金牛区集团化办学改革方案》,并配套《教育集团管理方案》《教育集团机构编制方案》《教育集团人事保障方案》《教育集团经费保障方案》四个专项方案,着力解决集团化办学“政策支持、管理重构、融合发展”三大难题。

金牛区坚持以学校品牌项目建设为抓手,指导学校选准“小切口”进行“微改革”“微创新”,让金牛区的每一所学校都积“小变化”成“大发展”。2021年,金牛区启动学校品牌创建三年(2021年—2023 年)行动计划,以“三年为一周期”开展学校品牌培育孵化。目前,全区共有74个学校品牌项目立项,今年将开展品牌认定,培育若干“特色学校品牌”,打造一批“示范学校品牌”。

“更专更细,成就每一位教师”

长期以来,金牛区深入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部署要求,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

在统筹人员管理方面,金牛区坚持“多渠道、多维度、多方位”破解教师编制难题,探索“编制+员额”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员额教师岗位设置和聘用管理、招聘、薪酬待遇、考核等细则,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实现优质师资的良性流动,鼓励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到涉农地区学校和薄弱学校支管、支教。

 在个性化、专业化教师培养方面,金牛区印发《金牛区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工作计划》,通过“人员分层、目标分层、培养分层、责任分层”的思路,构建金牛区“塔基→塔腰→塔颈→塔顶”逐层递进、跨越式发展的区域教师队伍分层培养路径。2023年,金牛区启动“金菁力量”0至10年教龄教师专项培训工作,整体推进0至10年教龄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并开启“双名启航计划”,逐步培育一批学术名家与学科名师。

金牛区与中国教育学会合作,全面开启“成都市金牛区教师专业发展分层培训整体提升项目”,以“关键行为”评价教师,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区域教师高质量发展。如今,涵盖126项指标的中小学教师行为测评体系和涵盖139项指标的幼儿园教师行为测评体系已经投入使用。

“更高质效,教好每一名学生”

金牛区依托四川省“中小学校自我督导体系建设”试点区建设,出台《金牛区中小学幼儿园自我督导体系建设试点方案》,创新学校视导员制度,督促学校建立内部质量控制和整改机制;坚持专班化推进“双减”工作,实行区主要领导“双组长”负责制,成立了“双减”督导工作组,整合26个部门和13个街道,共同构建“双减”部门联动督导机制。

“教育主管部门做好服务保障,教科院做好专业支撑,学校和教师守好教育的主阵地。”金牛区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说。聚焦教育质量中心,落实区教育主管部门、区教科院、学校、教师的“四方责任”,是让“双减”落地见效的关键。在“双减”背景下,金牛区实施“作业减量提质”等六大提质工程和20项重点任务,着力打造“金牛好课程”“金牛好课堂”“金牛好课题”。  

在“双减”背景下,金牛区倡导学校进行“双减”类教育科研专项课题研究,打造“金牛好课题”。2022年,全区设立“双减”专项课题40项,聚焦关键问题研训,并不断推进课题研究优秀案例成果转化;聚焦综合育人和实践育人,组织专家领衔、推进学校建设彰显金牛特色的“金牛好课程”,并在全面“成就学堂”科研成果的同时,以“集体、专项、分科、跟踪”四类视导为路径,提升校本研修质量,创设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培育“金牛好课堂”。

编辑/一审:殷樱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