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为打造“宜居地球”贡献智慧力量,第七届全国沉积学大会在蓉开幕

何元凯        2023-04-03
当前位置:首页 >教育要闻

《教育导报》讯(记者 何元凯)4月3日,由成都理工大学主办的第七届全国沉积学大会在成都开幕。本届大会以“沉积学与宜居地球”为主题,围绕“守护好这颗蓝色星球”崇高目标,总结和交流中国沉积学研究进展,尤其是沉积学在应对能源资源转型、气候环境领域挑战、构筑尊重自然的生态系统等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沉积学未来发展方向,制定沉积学学科发展战略。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侯增谦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徐学义,中国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成善院士,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清友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343013420086.jpg

罗强表示,沉积学在揭示地球演化规律,资源开发利用,特别是油气等矿产资源勘察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过去大有作为,未来大有所为。他肯定了成都理工大学在地质学等领域形成的独特的学科优势和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希望各位院士和专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从宜居地球、清洁能源、人工智能等方方面面为四川献策献力,期待以此次大会为契机,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共同应对全球挑战,共创人类美好未来提供更多智力支持。

侯增谦提出,沉积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愿与各位同仁一道,以举办沉积学大会为崭新起点,切实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独特作用,组织多学科交叉合作、协同攻关,努力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坚实科学基础。

徐学义指出,中国地质调查局高度重视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共同推进地质学领域的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新一轮找矿突破的实施,希望能够与各高校各科研院以及企业有更多更深入的合作,共同推动资源能源保障战略,推进基础地质学科的发展,推动沉积学科的发展。

王成善表示,近年来中国沉积学的国际影响显著提升,学科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现,学科前沿与国家需求并举,研究成果显著。当前,全球面临全球气候变化和灾害事件等全球性问题,为沉积学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动力,希望通过共同努力,为地球的宜居性,提供沉积学智慧,贡献沉积学方案。

刘清友介绍,成都理工大学以沉积研究为特色,在刘宝珺院士、曾允孚教授、王成善院士、陈洪德教授等几代人的带领下,在碳酸盐岩沉积学等领域形成了学校的特色和优势,为沉积地质研究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沉积地质学人才。此次众多学界顶级专家同聚天府蓉城、共话科技创新,必将为推动沉积学科发展、打造“宜居地球”贡献智慧和力量,也必将翻开新时代我国地球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据悉,“全国沉积学大会”是由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支持的四年一届的全国性学术盛会,目前已成为中国地质学领域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专业学术会议之一,并得到了国际沉积学会(IAS)的大力支持。本次大会下设8个学术主题,包括44个专题,收到摘要及论文投稿总计1409篇,其中大会报告15个,专题特邀149个,口头报告690个,壁报展板555个。

大会共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1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及知名教授100余人,来自国内外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生产单位的逾2000名学者,普通参会代表1000余人,学生代表800余人参会。

国际沉积学家协会(IAS)以及国际沉积地质学会(SEPM)分别发来贺信。


编辑/一审:杜蕾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