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成师附小用“加减法”答好“减负增效”题 | 聚焦“双减”落地· 学校行动

钟兴茂        2021-09-18
当前位置:首页 >校园

《教育导报》记者 钟兴茂 

“双减”政策下,如何在减轻学生作业压力、课外培训负担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五育并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同时,学校怎样才能既做好“减法”,又做好提升教育质量的“加法”?近日,本报记者走进成都师范附属小学,观察“双减”政策给学校带来的变化,寻找问题的答案。

21917081628610.png

 作业设计

由分数本位走向全面育人

“今天的A类和B类作业已经完成,回家后我还想用点时间做一做C题。”刚刚结束课后服务的一名学生告诉记者,“这学期开始,课后作业变成了ABC三个层级,A类和B类是必须完成的,C类难度大些,我们可以自愿选择做不做。”

原来,成师附小正在探索设计分层作业,以学情为依据控制作业的难易程度。学校从课堂学习实际出发,设计了有明显难度梯度的作业供学生自主选择,即70%的A类基础题和20%的B类能力提升题,学生必须完成;10%的C类拓展挑战题,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完成与否。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并不是让学生不做作业,而是让学生完成少量作业的同时,达到巩固知识、激发学习潜能的目的,让作业服务于学生的真实学习。”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助理伍彦宣说。为了确保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成师附小以单元作业目标为依托,统筹作业设计情况,要求教师的作业设计要秉承学生发展立场,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作业不局限于浅层学习,而是指向学生知识应用、评价、创造等高阶思维的培养。

因此,成师附小的作业设计除了单一的书面作业,还有许多形式。上学期,一年级的学生就完成了一项有趣的作业——制作钟表,这是数学老师在上“认识时钟”的章节时,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学生们从认识数字、区分秒针、分针、时针,到对时间进位的掌握,最后制作出不同形状、材质的钟表,这里面既有对数学知识的巩固,也涉及了美术、科学等相关知识,让学生亲身体验来理解和巩固知识,领悟学科思想。”一名数学老师说。

课堂教学

找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21917081629029.png

“减轻作业压力只是手段,‘双减’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高效。因此,落实好‘双减’政策,最终还是要回归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伍彦宣说。

多年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师附小一直执着于教材解读和儿童解读的探索,既要求老师科学而全面地掌握所要教学的内容,又要求老师理解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能力的关系,解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认知特点。

因此,老师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还常常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但老师并无怨言。五年级组的一位青年教师说:“以前常常抱怨学生不爱学习,通过学习和研究,我才发现,不爱学习的学生,是因为在学习中找不到乐趣和成就感。”明白了症结所在,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基于教材解读和儿童解读探索的成果,成师附小开创出了提升儿童课堂生活质量的“参与式教学模式”,课堂发生了变化。语文教授生字,不再是老师通过拼音去反复的教和灌输,而是通过一张张五颜六色的字卡,让学生大胆猜测或互相学习补充;数学几何图形的识别,不再是老师口头的区分,而是让学生在搭建纸屋的过程中,分清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点和妙用……

“参与式教学的课堂让学习变得有趣,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减少了学生的游离,让学生的注意力真正集中到所要学习的知识上来。”伍彦宣说。老师们从不同学段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和兴趣点出发,组织了多元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从课堂的设计到实施、评价都有所参与,并将学科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成为知识探究者、资源开发者、学习互助者、问题解决者。“如此,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和快乐。”

课后服务

学生个性成长的“大餐”

“同学们你们看,再往回折一点,一只‘小青蛙’是不是就诞生了!”说话间,老师的手上竟真的出现一只栩栩如生的纸青蛙。她把纸青蛙放到讲桌上,用手指轻轻一按纸青蛙的尾部,纸青蛙竟然往前跳跃了一步。惹得学生们先是睁大了眼睛,后来又忍不住鼓掌叫好,缠着老师一定要教会他们折青蛙。

这个场景发生在成师附小二年级的课后服务课堂上。在成师附小教师看来,落实“双减”政策,课后服务质量也是重要的一环。“这是学校集体组织学生进行多样化体验学习的时间,一定不能拘泥于只关注学生文化课业的学习,而是着眼于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学校要为学生准备好潜能开发、个性成长的课后‘大餐’。”伍彦宣说。

21917081628015.png

成师附小的课后服务,采取“5+2”模式,即每周5天,每天2小时。课后服务的前一个小时为统一的自主课程,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完成当天的作业和练习,一二年级的学生则进行一些巩固练习、课外阅读或体育活动。第二个小时是“大餐”时间,学校根据老师的特长,开设了音乐舞蹈、体育竞技、手工折纸、棋类学习、思维训练、心理课堂、朗诵辩论等多种多样的共享课程,供学生们学习。

共享课程又分为兴趣培养课和特长发展课。兴趣培养课由教师走班,轮流为所负责的班级学生授课;特长发展课则秉持学生自愿、双向选择的原则,从各个班级选出学生,组成新的特长班级。“两种课程各有侧重,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需求。”伍彦宣说:兴趣培养班种类多,但每种课的学习时间相对更少,主要是为学生打开不同兴趣的大门;特长发展班则更为长期和专业地培养学生特长。

科学合理设计作业、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多元打造课后服务,这是成师附小对“减负增效”这一问题的回答。但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老师的付出和压力无疑更大了,对此,伍彦宣建议说:“学校一定要健全各项管理机制,用团队和整体的力量去化解教师个人的压力,同时,也要给予教师更多的机会和平台,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和职业荣誉感。”

(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编辑/一审:殷樱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