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蔡敏艳丨寻本溯源 走进童心

蔡敏艳        2020-05-27
当前位置:首页 >特别策划 >名师名校长讲育人故事

开栏的话:

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校长教师是教育的践行者、学生的引路人,名师名校长更是引领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发挥名师名校长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四川省教育厅近期组织了2019 年四川省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和名校长撰写育人故事、分享心得体会,旨在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共同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引导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当好学校教育“同盟军”;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即日起,教育导报全媒体平台将开设“名师名校长讲育人故事”专栏,持续刊发名师名校长的精彩见解和育人故事。敬请关注!

寻本溯源  走进童心

四川省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   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蔡敏艳

有人说,“孩子就是一本读不懂的书”。确实,万物的千变万化,人性的错综复杂,我们不可能完全“读懂”某一儿童,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读懂儿童的努力,从“认识儿童”出发,还儿童本真的童年。

认识儿童,找寻学前教育的本源

成人在观察儿童,遇到儿童“行为问题”的时候,往往最先考虑怎么办,带着臆想的、自以为是的了解,而缺乏对儿童行为本质的研究。

例如: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泡泡妈妈这样表述孩子的行为:“泡泡是个内向胆小的孩子,最不喜欢运动。你看,在幼儿园的活动照片里,他都不做操,我都不知道怎么办。”短短几句,家长就给孩子下了一个“胆小内向”的结论(当着孩子的面讲的),并寻求怎么办。

作为教师,我们要改变这样的评价方式,摒弃主观判断,引领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在评价孩子之前,我们首先对孩子行为要有充分的观察和了解。了解儿童是需要时间,需要游戏的心,需要敏锐的观察,需要与儿童充分互动,最重要的是需要加入真实的、浓浓的情感,避免误读孩子而对他们造成伤害。

所以,我们在了解儿童、解读儿童行为时需要思考这样的问题:儿童行为发生前以及发生时,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心里感受是怎样的?外界的环境是怎样的?教师、家长的回应是怎样的?什么情况下这样的行为会发生?什么情况下不会发生?

从这些问题出发,我们再度对儿童行为进行观察时发现,泡泡大多数时候确实不做操,但他却能安静地观察老师和同伴,当老师在旁边不断鼓励时,他不会动手做,反而当老师忽略他的时候,他的表情十分投入和自然。当老师牵着泡泡一起跑步、爬山时,泡泡非常乐意跟着老师一起……于是,在不断地观察中,泡泡在我们眼里变得丰富、立体、鲜活起来,他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独特的行为,不再是那个带着标签的孩子。

在教育的寻常时刻,我们追求的不是完美的儿童,要接受每一个真实存在的孩子,接受孩子的缺点,发现孩子的优点。

走近儿童,理解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

儿童本身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我们要让儿童感受到成人对他们的支持,以科学、客观的态度和方法对儿童的行为、语言、情绪等进行观察记录和解读,理性分析儿童行为背后的原因,帮助儿童找到问题所在。

(泡泡的故事续)一天,在跑了两圈操场后,泡泡出汗了,头发也湿了,助教老师带着泡泡回教室吹干头发,等再次回到操场,随便老师怎么引导,泡泡也不愿运动了,只愿意站在旁边看。直到最后终于问出原由:“外公说的,在幼儿园不要跑,出了汗会生病。”

儿童行为产生的原因复杂、多样,是其内部心理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泡泡妈妈在看到泡泡在幼儿园的活动照片里出现不做操的现象时,没有深入了解原因,就认为是孩子“胆小内向”所致。而在家长长期的过度保护和妄加判断之下,孩子的行为一再地被强化,孩子的行为便会保留和固定下来。

因此,针对儿童的行为,成人需要多方收集信息,尊重客观事实后深入思考分析,找到问题的核心,对症下药。

走进儿童心灵,让改变悄悄发生

深度陪伴与解读儿童,帮助我们找到打开儿童世界的正确方式。当我们走近儿童,解读到儿童行为发生背后的原因时,就需要致力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依靠一点一滴的影响来引领儿童改变。

首先,换个姿势,站在儿童的角度解决问题。

“这个孩子胆小”“这个孩子有攻击性行为”“这个孩子习惯不好”……面对这些所谓的“问题”儿童,成人总是试图按自己的想法去改变他们,一旦达不成就会给孩子贴上“胆小”“攻击性强”“习惯差”等标签。

一次入班指导,在中班,我发现家庭区有一个盛装装扮的女孩,小眼睛不断地看向旁边一群正在开舞会的小伙伴。她一个人站在一边,面带微笑,却并不挪动脚步。

看到这个情景,大多数成人可能会认为,她是想加入那群小伙伴的游戏,但有些怯懦,不敢主动与其他幼儿交流。班级教师走上前去对她说,“萌萌,你想跟他们一起玩吗?去吧!”可是,萌萌看着老师,说:“不,我不去!”

这是怎么回事呢?儿童的真实意图不是想参加游戏又是什么呢?怎样才能走进儿童的心灵?

这时候,教师马上意识到,先前的解读不恰当。于是走过去,蹲下来,拉着萌萌的手问道:“我可以和你一起游戏吗?”“好呀!”萌萌开心极了。“我们做什么呢?”教师参与到萌萌的游戏中,并听从萌萌的安排,一起打电话、游戏。过了一会儿,萌萌问:“你想去跟他们(开舞会的小朋友们)玩吗?”“想呀!”老师心里一阵惊喜。“那你去跟他们讲吧。”萌萌说。“我不敢,你帮我去说,好吗?”老师说。“好,我带你去。”萌萌带着老师走到那一群孩子面前,有些迟疑,老师赶紧说:“你帮我说吧。”萌萌大声说道:“老师想跟你们一起玩,可以吗?”“好的,来吧!”老师转过头,看着萌萌露出刚才那种羡慕的眼神,说道:“你想来吗?”萌萌赶紧点头。“那你也跟他们说吧。”老师鼓励她。“我可以来参加吗?”萌萌鼓起勇气。“当然可以呀!”一阵雀跃,萌萌上前一把抓住老师的手,站到了表演的队伍里。萌萌在老师的鼓励下勇敢地跨出了交往的一步,最终获得了成功。

养育儿童,最关键的不仅要“懂”孩子,更要懂得适宜的帮助儿童的方法。可惜我们做大人做得太久,忘了自己做孩子的经历,忘了什么样的成人才是懂孩子的。当儿童需要帮助时,成人需要扮演被动的角色,让儿童掌握活动的主动权,这好比你和儿童是一对舞伴,跳舞时你需要跟随儿童,由他来带动你。弯腰蹲下这个姿势的改变,会让我们离孩子的世界更近。

其次,调整尺度,让儿童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总是听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不睡午觉、吃饭慢、能力差。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换种思维方式,调整自己内心的尺度:午睡为什么非要睡着才行?吃饭为什么非要快?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发展水平都是不一样的。

教研活动中,小班老师拿出希希的作品,画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一团一团黑色或褐色的颜料。老师讲解,希希计划是画老虎,虽然看起来就是一堆颜料,可孩子已经画了一个星期。

针对儿童的美术作品,首先我们不再以“像不像”作为评价的标准,或者用同龄孩子的发展来要求儿童。但是这样的作品已经出现了一周时间,孩子一直在低水平的能力上发展,成人应该怎样做呢?通过进一步解读儿童和儿童的作品时,我们发现,3岁儿童能够坚持一个计划并遵循计划长达一周的时间,说明儿童不管是对绘画材料还是对绘画过程都充满了热情。但是针对艺术能力来说,儿童仅仅是处于对材料的探索期,是较低阶段。

真正了解了儿童,有了对儿童真实的分析评价,接下来就要从儿童能力水平出发,顺应儿童自身发展的节奏与轨迹。我们不要被“乱七八糟”的画面所困扰,而是以认可、包容的心态关注作品,倾听儿童对作品细节的解读,用适当的提问,引发儿童对作品更多细节的思考。

当我们固有的观念发生改变时,就可以将关注点转移到更适宜的方向来。当我们看待儿童的尺度变得多元时,我们就能看到他们小小的变化。如,虽然孩子的作品还不够丰富,但是已经能看到儿童刻意调和的颜色、粗大的线条、独立的事物,最重要的是作品背后体现的孩子的情感;虽然孩子吃饭还是很慢,但是已经能自己动手了;虽然孩子还是不能午睡,但是已经可以不影响其他孩子睡觉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这些细微改变和进步,非常值得我们去发现、接纳、欣赏。

第三,顺应儿童,创造儿童感兴趣的学习氛围。

孩子们在“我是建筑设计师”活动后,纷纷拿着自己的设计图给我看,哦,还真不错!有高楼、有游乐场、还有别墅。还有一幅,没等我评价,孩子们都笑了,“这是什么呀!”“乱七八糟的!”豪豪的设计图只有六根线条,从画纸的顶端中点散落下来,弯弯曲曲到达画纸的下方。我还真想不出这画的是什么。面对小朋友的嘲笑,豪豪没有一丝不快,反而自信满满地说,“你们不知道吧,这是金字塔!”

当抽象派画作“金字塔”呈现于孩子们眼前时,一下子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什么是金字塔?”“谁住在里面?怎么没有门和窗?”“木乃伊住在里面。”有孩子回答。我继续问:“木乃伊又是什么?”洋洋回答:“木乃伊就是人死后身上缠上卫生纸。”孩子们来了兴致,纷纷加入讨论中。我决定将关于金字塔的问题延伸下去,请孩子们回家与爸爸妈妈讨论,收集关于金字塔的相关知识;开展“我知道的金字塔”谈话活动;在教室的主题墙上开辟关于“金字塔的问题”栏,将我和孩子们收集的相关图片张贴出来。接下来的两周,孩子们每天都会带来关于金字塔的图片和问题,有不少孩子流连于教室里的主题墙边,虽然不认识字,却“读”的津津有味。

孩子们很长一段时间里对金字塔保持着高涨的热情,正是因为这样的学习是顺应了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的,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激发了孩子对该事物的探究欲望,这样生成的课程是孩子主动的学习,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故事里,面对同伴的讥笑,豪豪充满骄傲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我为孩子拥有的自信感到欣慰,为孩子坚定的信念折服。正是因为在孩子生活的土壤里,我们播下了倾听、尊重的种子,最后生长出来的是自由、兴趣、表达、创新的品格。

过去,我们太看重把儿童塑造成什么了,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他们实际上可能会成为什么。在强大教育力量的作用下,常常闭上了发现的眼睛,希望拿出教育的法宝和成长的规律较量,往往吃力不讨好。而现在,幼儿教育作为根基教育,根本使命就是在解读幼儿生命状态的基础上,铸就属于儿童自己的生存、生活和生命的世界。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