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校长教师是教育的践行者、学生的引路人,名师名校长更是引领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发挥名师名校长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四川省教育厅近期组织了2019 年四川省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和名校长撰写育人故事、分享心得体会,旨在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共同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引导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当好学校教育“同盟军”;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名师名校长的育人文章也将给每个“宅”在家里的家长和学生带去教育的启发、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即日起,教育导报全媒体平台将开设“名师名校长讲育人故事”专栏,持续刊发名师名校长的精彩见解和育人故事。敬请关注!
孩子的“起跑线”到底在哪儿
四川省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 成都市新都区第一幼儿园 杨小芳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的不均衡之间的矛盾成为了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获得优质的教育,成就孩子更好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家长一方面认为鼓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抢跑做法对孩子的发展是有害的,另一方面又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希望自己的孩子学得多,学得早。他们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和关注孩子的发展,关注孩子学到了什么,现在该做什么,将来要做什么,提出的目标高大空远,却忽视孩子眼前的生活品质,忽视孩子的情感体验,力促孩子匆忙地度过自己的童年,急切地想进入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我反对“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但是我不反对甚至认同“起跑线”的存在。
人生是有起跑线的。
当我们说“起跑线”时,很多人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超前学习,想到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希望借助各种外在的力量帮助孩子起跑时具有快出几秒的优势,从而减轻家长对孩子未知未来的焦虑。
这种家长认为孩子的“起跑线”是重点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是优秀的老师、好的学校,是家长之外的他人。
这些“他人”固然有助于孩子快速起跑。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决定孩子能否顺利完成或跑赢这场马拉松的因素除了爆发力,更需要体力和耐力。而良好的性格和优秀的学习品质就是人生马拉松的好体力和强耐力。
我出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是一个并不算聪明的人,但在那个上大学还比较难的年代,我顺利的考上了大学,跳出了“农门”。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两件事让我终生难忘。其中一件事发生在我读小学一年级时。那一天,我蹲在农村老家厨房里,一边烧着柴火一边和妈妈一起探讨一道数学思考题(如何用刀切三次将一块正方形的蛋糕平均分成8份)。妈妈一边炒菜一边和我一起想,红红的火光照亮了昏暗的厨房,也照亮了我对数学的爱好和信心。那一天我和妈妈一起蹲在灶台边,拿着木棍不断的尝试着各种切法,终于我率先想出来方法。“我比妈妈还厉害!”这是我当时的想法。对于我这样数学才考45分的人来说是一种多大的鼓励啊。从此,我坚信我可以学好数学。我享受冥思苦想的乐趣,也体味到豁然开朗的成就。这是我人生的起跑线,它叫迎难而上的坚持。因为有了妈妈的陪伴,我有了思考的乐趣;因为有了妈妈的示弱,我第一次体验到坚持努力的成就感。而这些学习品质照亮了我未来学习之路,帮助我形成面对困难和失败的积极归因:哦,我之所以失败是因为我付出的努力还不够。这样的归因总能够让我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另一些让我记忆犹新的事则是妈妈给我讲的故事。
小时候,妈妈常常给我讲身边人的故事,比如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某某哥哥得到好吃的,总是要带回去给家人分享。同时,妈妈也常常身体力行践行这些好的品质,比如爸爸没回来时总是要把饭菜给爸爸留一份,我家有好吃的总是要叫上爷爷奶奶一起享用。我想这也是人生起跑线的组成要素,它叫分享。
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成长,它的起点是爱。因为爱,妈妈陪着我一起思考问题,因为爱,她示范分享;因为爱,她……如今想来,妈妈才是我成长中真正的起跑线。
我曾认识一位四川省人才计划引进人才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教育,她从一个小城市来到了成都这个相对比较大的城市,她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带孩子去科技馆、博物馆、艺术宫。这些有着丰富人文历史、先进科技的殿堂贯穿了孩子的童年,也奏响了启蒙教育的摇篮曲。
并且她为孩子制定了各个年龄段的学习计划,每晚都有固定的“读书时间”。妈妈拿出孩子喜欢的图书,用温柔的声音读孩子爱听的故事,用经典滋润孩子的心灵。“读书时间”给孩子打开了一扇窗,让孩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
所以孩子的起跑线在哪里,在父母处。
作为父母,你要相信你就是孩子的起跑线。你的阅历、情感投入、教育方法等等将串成孩子人生的起跑线。
很多人都这样认为:人生是马拉松,起跑快出几秒对漫长的长跑来说是不起没有决定性作用的。“坚持的长度”,比“爆发的速度”更重要。在人生的这场马拉松上,我们希望孩子既要跑起来,也要有足够的能量跑下去。
这些能量是支撑孩子们克服学习道路上重重困难的学习品质的培养,比如好奇心、兴趣、主动性、坚持性等,曾经听一位高中的老师讲过这样的故事:她教两个班的化学,一个是实验班,一个是普通班。两个班的孩子都很聪明,但成绩的差异却很大。实验班的孩子喜欢问问题,总是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得清清楚楚才肯罢休,而普通班的孩子却总是不愿多问问题。对于作业量也是实验班乐意多做一些练习,而普通班不愿多做练习。一个是乐于思考,勤奋好学;一个是懒于思考,贪图安逸。学习品质孰优孰劣都清清楚楚。
这些能量还有跑好人生路的那些良好性格的养成,比如能够忍受延迟满足,不自私等等。凡事只关注学业成绩的,并不能顺利到达人生的终点。北大才子杀母案,清华才子投毒案……这些鲜活的案例让我们看到:虽然在学业成绩的比赛中,他赢了,但是他却输掉了人生这场马拉松。
所有要想让我们的孩子赢得人生的马拉松,就要帮助他们规划好起跑线,也就是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超前学习,更要关注影响孩子人生路的性格塑造和学习品质培养。
孩子就像一粒种子,所处的环境是其生长的土壤,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植物。家长的素质及人格为孩子提供了更加清晰可见的起跑线。为了孩子的成长,让我们成为孩子最好的起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