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张洪全丨不急不躁,让孩子从容成长

张洪全        2020-03-17
当前位置:首页 >特别策划 >名师名校长讲育人故事

开栏的话:

学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协同,形成合力。校长教师是教育的践行者、学生的引路人,名师名校长更是引领着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和方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更好发挥名师名校长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四川省教育厅近期组织了2019 年四川省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和名校长撰写育人故事、分享心得体会,旨在引导全社会凝聚共识,共同担负起青少年成长成才的责任;引导广大家长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当好学校教育“同盟军”;引导广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争做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当前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期,名师名校长的育人文章也将给每个“宅”在家里的家长和学生带去教育的启发、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

即日起,教育导报全媒体平台将开设“名师名校长讲育人故事”专栏,持续刊发名师名校长的精彩见解和育人故事。敬请关注!

不急不躁,让孩子从容成长

四川省中小学教书育人名师  绵阳市沙汀实验中学  张洪全

我们常听到“孩子的教育不要输在起跑线”的说法,在这个论调的下,出现了一些“虎爸虎妈”。或许有的时候,这样的教育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在新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教育也存在很大的风险,那就是孩子走向逆反,父母输了爱,孩子输了未来。

“百年树人”,教育哪里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谓“起跑线”,就是把人生比作跑步,却忽略了一个事实,人生是万米长跑,真不必“抢道”。教育者可以“慢一点”,教师或家长可以用宽广的胸怀、智慧的引导让青春期的孩子能够很好地过度,让有缺点的孩子能够自己认识到并逐渐改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让孩子从容地成长。

试错,是孩子人生的宝贵财富

实践、体验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一步,它可以让孩子认识自我,确定人生目标。我们应该在不违背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还孩子试错的权利。

一个姓陈的女孩,初一刚来到班上时,蘑菇头,干练、利落,所有的老师都把她当作了男孩。她的性格特别拧,叛逆,谁劝也不听。开学来校,她就要求参加篮球队,我欣然答应,结果她篮球打得很差,参加比赛,一球未进。艺术节,她想参加英语剧,并且要求当主角,英语老师让她试了,结果很不好,便要换掉她,我极力劝阻英语老师说:“我们班得不得奖,和一个孩子的成长相比,谁重要?”结果她以拙劣的表演结束。她要主持班级活动,我又让她参与了,最后,也没有好的效果。就这样,时间到了初二的后期,她成绩平平,依然我行我素。于是有一天我找到她,问她:“你想过你将来做什么吗?”她说:“不知道。”我又问:“你有什么特长吗?”她想了想说:“体育不行,艺术不行,口才也一般,没啥特长。”我说:“我知道你最大的特长是什么。”她疑惑地望着我,我笑着说:“你在成长过程中试错,否定自己也应该找到自己的优点。你最大的优点是学习,之前你一直没有认真对待它。”她恍然大悟,说:“是呀,是呀!小学时候我都是学校前几名!”“那以后发展自己的特长,让自己学习变得优秀行不行?”我问她。“谢谢老师,我会努力的!”她高兴地对我说。后来她正确定位,发挥她的“拧”的性格,努力学习,初三一举进入全区前10名,考入本市最好的高中。

后来,孩子的母亲感谢我说:“这孩子从小就特别逆反,我们打骂都不听,张老师你真有办法。”我其实哪里是有办法,只是将孩子试错的权利,选择的权利交还给了她。作为成年人,尤其是孩子的父母和老师,一个十分困惑的问题是:我们常常满怀期待和善意,将自己经历过的成功的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毫无保留地教给我们的孩子,而孩子却并不领情,于是成人和孩子之间就出现了矛盾。

我们常常会急功近利,会怕孩子走弯路,其实那哪里是弯路啊,分明就是孩子人生最可宝贵的财富,我们往往是打着爱的旗帜,剥夺了孩子们试错的权利。当然,让孩子试错,并不是放任,一定得把握好度的问题。

示弱,让孩子的成长成为自觉

曾经有位家长告诉我,她的孩子逃课了,并给我叙述了事情的经过:高三了,周六晚上,通校生可以到学校上晚自习,也可以不去,但是孩子说要去学校上自习,结果母亲电话到学校发现孩子并没有到校。母亲很生气也很着急,说等孩子回来一定好好教训他。我问她:“你如果想和孩子吵架,这是好办法,但是你想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呢?”她说:“当然是弄明白他干什么去了,让他以后不再犯。”我说:“教训他一顿能达到那效果吗?”她说:“不知道。”我给她出主意:“这样吧,你装病,等孩子回来让他照顾你,然后就说你不舒服,打电话到老师那儿想让他回来照顾你,哪知道他不在,然后再问他干什么去了。”第二天,这位家长告诉我,这样做效果很好,孩子看她生病了,很愧疚,一会儿倒开水,一会儿倒洗脚水,一阵忙碌之后,她只问了一下,孩子就全说了,并保证以后周六晚上都在家陪妈妈。

家长的示弱避免了一场“战争”,让孩子的成长成为自我的约束而不是父母的要求。父母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喜欢以长者、过来人的身份或者以高压的姿态来进行,这是多数孩子不能接受的。被迫形成的观念,在压力没有了的情况下,信念也往往会丢失了,自觉地成长才是最好的成长。

不了了之,保护孩子的自尊

古人说: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这是大智慧。用在教育上,我们也不妨学着不了了之。关乎孩子尊严的事情,我们在不必较真的时候尽量不要想要有个众人皆知结果。

记得班上有个学生拿了别人的东西,几个学生跑到我面前来揭发她,那几个同学义愤填膺的样子让我知道,这事情可能是真的。于是,我叫这几位同学回教室,告诉她们老师会处理。然后,我把那位女生叫到我面前,我问她:“有同学说你拿错了别人的笔袋,你有吗?”她说:“我没有。”我看着她的眼睛说:“老师不想追究这件事情,请你再去看一看,如果有,请你拿过来,老师还给同学,别让同学误会你。如果你没拿,老师就要发动全班同学寻找笔袋了。”之后,那位女生把笔袋拿过来,说自己拿错了,我问她:“你愿意自己拿给同学,还是老师拿给她呢?”“我自己还过去。”她说。这件小事就这样化解了。现在,这位女生学习成绩在逐渐进步,也改掉了坏习惯。

我想,这样柔软的处理方式对纠正孩子成长中的错误,保护孩子的尊严是有益的。我很难想象,如果把事情弄得众人皆知,以后她该如何自处,她的心理会不会留下最灰暗的一段阴影。

所以,我们不妨慢一点,柔软一点,孩子的成长是“百年树人”的事情,还孩子试错的机会,在孩子面前示弱,有时候不了了之,这样可以给孩子成长的过程以温度,以色彩,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从容生长。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