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做好爱国主义教育关键在教师

■段俊霞        编辑:夏应霞        2019-11-29
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

题记

○教师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也不能一个人奋斗,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科教师要相互协同合作,形成协同效应。

○教师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任务主要承担者,“本领恐慌”成为不少教师面临的重大挑战。

○构建教师教育的新范式是保障教师胜任爱国主义教育重任的重要途径。

■段俊霞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纲要提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毋庸置疑,教师在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这些教师,不仅包括思政课教师,而且还包括其他各科教师,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新时代,尤其要强调除思政课以外的其他各科教师在立德树人任务中的责任担当,强调思政课教师在立德树人任务中的关键作用。要担当爱国主义教育重中之重的大任,“本领恐慌”是当前不少老师所面临的最大挑战。

适应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需求,教师教育需要与时俱进进行范式变革,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教育主体上应强调多学科专家的合作分工,在教育内容上应注重拓宽、拓深,在方式、方法上既应有“特色菜”,也应基于教师彼时彼刻需求精心“配餐”。


1承担教师的使命

爱国主义教育的大任担当者

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赫尔巴特也曾说:“没有无教育的教学。”无独有偶,两者皆一语道破了教书与育人的关系。爱国主义教育是“育人”的重要部分。但多年以来,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在内的思政教育工作任务的担当主体,除思政课教师以外的其他各科教师大多存在“不在场”的问题。

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外的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最近刚刚颁布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提出:“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由此,除思政课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师(以下简称其他各科教师)作为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主体的地位才被真正确立起来。

其他各科教师参与到承担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中,必将推动爱国主义教育重中之重任务的有效完成。其他各科教师的担当不是一种夺权,不是多管闲事、不务正业,而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反思与教育的科学回归,是对爱国主义教育担当主体的重新科学认识。同时,各阶段思政课教师的关键作用不可忽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就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教师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承担者,不是一个人在奋斗,也不能一个人奋斗,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其他各科教师要相互协同合作,形成协同效应。

完成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也不能靠一时之力,需要久久为功,它不是一场个人比赛,而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不同阶段的教师通力合作,做好衔接,传好接力棒,跑好自己的那一段。


2教师要有“一桶水”

教师担当爱国主义教育重任面临的挑战

为了告诫党员干部抓紧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曾重提毛泽东1939年在延安的讲话:“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本领恐慌是面对新任务、新形势、新角色时所出现的必然现象。今天,面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重中之重这一任务,教师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任务主要承担者,本领恐慌也成为不少教师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过去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也有人说,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不能仅仅只有一桶水,教师应该是一条流动的河,是取之不尽的长流水。不管是一桶水,还是长流水,作为教师,需要反思的是,我们有没有“担当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任务的“水”?我们当下的“水质”能满足学生需求吗?有的话,够用吗?丰富吗?

首先,分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我们发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至少包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国情和形势政策、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进步、国家安全和国防等。如果以“水”为喻,这些内容就是学生需要的那碗水的一部分,扪心自问,作为教师尤其是其他各科教师,我们的“那桶水”、“长流水”里有这部分内容吗?有多少呢?实质上,这一本领恐慌与其之前所接受的教育有关。我们知道,除去自我拓展,其他各科教师之前的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主要聚焦在专业内容的学习,其所能获得的爱国主义知识的渠道主要是大中小学的思政课,而当时所学内容不管是深度还是广度都不是以“胜任爱国主义教育重中之重”这一大任而来设计的,另外,当时所学内容更不可能包括今天的一些新内容。因此,教师尤其是其他各科教师面对“爱国主义教育重中之重”这一大任,必然出现本领恐慌。

其次,我们知道,作为教师,不仅需要专业内容和其他方面的知识,还需要相关的教学知识。分析《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我们发现,当前,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各门课程,在教学知识方面,除了原有的教学知识外,其他各科教师至少还需要拥有爱国主义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相关课程设计与教学的知识、爱国主义课程资源开发的知识等。而对于思政课老师来说,如何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做好“八个统一”的知识也是需要不断学习的知识。

另外,思政课和其他各科教师是合作者,担任不同阶段任务的教师是接力赛的参与者,之前,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科教师因为学科壁垒而少有往来,不同阶段的教师因所居阶段不同也缺乏衔接合作。再者,爱国主义教育不仅包括校内教育,校外实践教育载体也是承担重中之重任务的重要承担者,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科教师还应拥有利用各种实践载体的知识和技能。扪心自问,教师,当我们面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的大任,这些知识和技能够用了吗?

当然,除本领恐慌外,无本领但不恐慌、只恐慌但不行动、以及根本没有本领恐慌的自觉自省也是部分教师的问题。


3治疗“本领恐慌”的关键

教师教育范式的变革

不同阶段、不同科目的教师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中,有利于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但要胜任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任务,也需要与时俱进,面对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重中之重这一任务,克服本领恐慌,构建各科教师教育的新范式是保障教师胜任爱国主义教育重任的重要途径。

(一)教师教育的主体:强调多学科专家的合作分工

提升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素养,至少需要三方面的专家。第一类是课程与教学论方面的专家,主要负责爱国主义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与课程融合的课程设计与教学的讲授,这是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科学融入专业课程的保障。第二类是思政课专家。主要是对爱国主义教育基本内容的解读,这是保障爱国主义教育能“理直气壮”的重要条件。第三类是专业课程史的专家。这一专家不仅熟悉专业课程知识,而且还熟悉各科知识背后的相关史料尤其是相关的爱国主义教育史料,这是保障专业教学中能合理融入和开发相应课程资源的关键。另外,这些专家既有各自的分工领域,同时也需要发挥各自特长,协同合作共同提升教师爱国主义教育有效融入各科教学的能力。

(二)教师教育的内容:注重内容的拓宽、拓深

提升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素养,教师教育在内容方面也必须拓宽,从只关注专业知识、专业教学知识到关注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知识、以及在专业教育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知识和教学技能、思政课教师和其他各科教师协作的知识等。另外,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光靠一腔热情,还需要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做支撑。因此,教师教育的内容还必须拓深,使得教师能深刻认同爱国主义教育的相关内容,增加其教学的学理性和说服力,真正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三)教师教育的方式:注重“特色菜”与“配餐”的科学搭配

提升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素养,在教师教育的教学方式方面,除已有的教学方式外,还应依据教师自身情况及其本领恐慌的不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如对于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知识恐慌就适宜自我学习和反思以及通过教师培训等解决。对于融入本领、课程资源开发的恐慌等就适宜通过工作坊、案例教学、专家援助、教研室集体备课、行动研究等进行。而对于协作合作的本领恐慌,则需要做好合作技能训练的破冰行动、在破冰基础上通过工作坊、合作小组等形式引入等。

总之,爱国主义教育重中之重的大任,需要家庭、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等通力配合和合作,共同谱写好这篇文章。

(段俊霞,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编辑/一审:夏应霞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