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陈常川:带上妻子赴凉山“超龄”支教

何元凯 陈朝和        编辑:周睿        2019-06-21
当前位置:首页 >人物

本报记者 何元凯 实习记者 陈朝和 文/图

“作为一名支教老师,他对所教班上的每个学生都进行了家访。我2006年开始在这里工作,至今没做到过。除了感动,我们更要向陈校长学习,因为很多学生在学校表现不好,很可能源于家庭。走进学生家庭,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在雷波县八寨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操场上,语文老师李陈群跟记者聊起该校一位“陈副校长”。

“陈副校长”叫陈常川,原是旺苍县普济镇中心小学校教师。去年,他加入省综合帮扶工作队,来到雷波县,挂职八寨九年一贯制学校副校长。他的妻子也随他一同来到这里,参与帮扶。

2.1.png

“‘冰花男孩’的故事触动了我们”

去年初,陈常川在电视上看到“冰花男孩”的故事,深受触动。“小男孩穿着破旧棉衣,从家中出发走了3个小时到学校参加考试。没想到边远民族地区还有着这样艰苦的求学之路,我当时就想,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为他们做点什么。”但作为一名在编教师,“说走就走”对陈常川来说并不现实。

去年端午节,陈常川发现了“好机会”。他收到学校工作群转发的省综合帮扶工作队征集志愿者的通知。当时正陪家人在外度假的他,看到通知后,立即拨通学校办公室负责同志的电话,询问清楚报名事项。随即,他开车数公里找到一家网吧,填写了报名信息。

“我当时很担心自己不能被选上。”陈常川说。原来,通知上写的是征集45岁以下教师参与为期3年的帮扶,而他去年已经49岁。打定主意的陈常川,思考片刻,便拿起手机拨通了旺苍县教科局人事股的电话。在他的坚持下,他终于“如愿以偿”。

到离家数百公里之外的贫困地区参与帮扶,陈常川得到了家人的大力支持。陈常川告诉记者,“冰花男孩”的报道,他是和妻子一起看的,“我们当时就达成共识,一定要找机会去做点贡献。”

去年8月,妻子侯余兰跟随陈常川一起来到了雷波县八寨乡九年一贯制学校。陈常川挂职副校长,分管学校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和五年级4个班的教学工作。由于当地很缺老师,他还兼任一个班的语文、科学、信息技术、思想品德教师,另外还担任八寨乡省综合帮扶工作队与雷波县省综合帮扶工作队之间的信息联络员。侯余兰则担任学校图书管理员。

为家访,夫妻俩徒步8小时

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陈常川做得最多的事,是和妻子一起对学生家访或者带领学生开展户外活动。参与帮扶以来,八寨乡每个村都留下了他的脚印,班上每个学生的家,他至少去过一次。学校有不少孤儿,他更是经常前往看望。

为了方便在当地走访,陈常川把自己的车从旺苍开到了雷波。由于当地一些村路路况不佳,偶尔还会有碎石击中车身,陈常川每次修车就要花去几千元。还有一些村落,轿车行驶不便,夫妻二人便徒步前往。今年“五一”假期,他们到瓦扎村家访,早上7点半出发,晚上19点半才回到学校宿舍,其间徒步了8个多小时。

去年11月,陈常川发现学生吉根石几上课精神状态很差,他早已得知吉根石几是一名孤儿,但对其家庭生活还不了解。那个周末,陈常川和妻子就来到了吉根石几位于甲谷村的家中。

吉根石几兄妹3人生活在政府为其修建的安置房内,患有智力障碍的哥哥平时留在家中,妹妹也在八寨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读。陈常川仔细查看,三兄妹有政府为孤儿发放的生活补贴,温饱没有问题。但他发现,由于没有大人照顾,孩子在家中乱糟糟的,卫生状况很差。夫妻二人当即带着孩子们收拾房屋,并教给他们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

虽然身世坎坷,但陈常川发现,吉根家的孩子很有责任感。一次,他给全班学生买了蛋糕,还专门给吉根石几的妹妹留了一块。但妹妹只吃两口,就说不想吃了,装进了一个口袋,怯生生地问陈常川能不能带走。陈常川立即明白了,她是想带回去给大哥吃。吉根小妹曾悄悄地跟侯余兰说:“你和陈老师比我的亲人还亲。”

今年元旦,陈常川夫妻开车进城自掏腰包,购买了新鞋、新袜等物品,亲手送到十几名孤儿手中。前往甲谷村的山路尤其艰险,冰雪覆盖,还时不时遇上团雾,陈常川一路全神贯注。

2.2.jpg

“你们可咋上来的呀!”陈常川夫妇的出现,让正在围炉取暖的吉根兄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拉着夫妻二人的手,又是哭、又是笑。“当天不谈学习,只是给他们过个快乐的节日。”陈常川说。吉根家附近居住的另一名孤儿,也在八寨九年一贯制学校就读,但不在陈常川任教的班级,陈常川同样也为他准备了礼物,接过礼物,孩子有点懵。“陈老师真是个好人。”

甲谷村是一个移民村,村民安置房较为集中,在这样的天气听到有汽车进村,村民都很惊讶,陆续出来看。得知是陈常川夫妇前来为孤儿过节,大家纷纷上前表达感动。他们不知道,来的路上,陈常川的车被碎石击碎了天窗、侯余兰的手冻伤了很久才恢复。

“课前一分钟”,让孩子们成长了

刚到学校,陈常川就发现一些学生学习习惯较差,还有不少学生不能遵守基本的课堂纪律,上课经常迟到。“连上课时间都保证不了,这样的学习态度怎么行呢?”

陈常川没有直接责备他们,而是跟迟到的学生谈心。他问:“咱们到学校到底是来干什么的?”学生答:“学习知识。”“对不起,你的答案还不合格,再想想。我们怎么才能学到知识?”陈常川就这样一步步深入学生内心。经过大约一个月的时间,课堂纪律大为改观。

2.3.png

教学中,陈常川发现,不少学生存在“读望天书”的现象,不爱记笔记、不爱思考,也不善于表达。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他在班上开展了“课前一分钟”演讲比赛。他先指导学生写好演讲稿,再让学生背下来,脱稿演讲。

 “课前一分钟”演讲要求每一名学生都必须参加。每轮演讲都有主题,第一轮是说校园发生的故事,第二轮是说家里事,当前正在进行第三轮——“向同学推荐一本书”。为了激励学生,陈常川买来了精美的书签作为奖品,孩子们十分喜爱,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为了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陈常川夫妇在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下了很多功夫。图书室的很多图书都是近一年收到的捐赠品。刚开始,学生们对看书充满热情,然而不少学生却是“三分钟热度”,选书主要看封面图画,看会书就开始大声聊天。

为此,侯余兰花了很多精力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带领学生把图书收拾得整整齐齐,把阅览室打扫得干干净净;陈常川则一有时间就到阅览室给学生作讲座,指导他们阅读和做笔记的方法。如今,整洁温馨的图书室、阅览室成了学生课余时间最喜欢的地方。

“在陈校长的悉心教授下,我们班上学习风气越来越好,孩子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其他班级都来打听、借鉴他的方法,收到了很好效果。”陈常川任教班级的班主任徐敏说。

2.4.png

为一堂课,找乡长要一枝桂花

在八寨,陈常川的工作量比以前翻了一倍。每天5点多,陈常川就起床了,浏览新闻后,便开始自己一天的工作。

作为分管教学工作的挂职校领导,陈常川花了很多精力在教研上。来到八寨,理顺工作后,他就抓紧时间到各班听课。他发现,一些老师还是习惯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必须打破这种局面,让学生当主角!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必须动脑筋。”陈常川坚定地说。

“他把教研活动组织得很好,给我们课堂教学带来很大改变。”语文老师李陈群说,陈常川每周至少组织一次教研活动。过去,学校语文课主要时间都是老师讲生字、生词,现在大家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以前老师提一个问题,下面鸦雀无声,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举手回答,甚至热烈地讨论、争论。

陈常川灵活的教学方式,给当地年轻教师很多启发。在校园一角,种有两株桂树的幼苗,那是陈常川夫妇今年春季学期开学时,从家乡带来种下的。去年,陈常川上《桂花语》一课时,班上同学都说没有见过桂花,他才发现,原来整个八寨乡都没有桂树。打听到邻近一个乡的乡政府院子里有一棵桂树,正值花期,陈常川专门驱车前往,跟乡长说明后,折回一枝带到教室,学生第一次闻到桂花的香味。

“最喜欢陈老师教我们写作,我们学到了很多新方法。”学生的木惹布告诉记者,陈常川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学生到户外观察各种事物。“以前,我写作总是为凑字数‘头大’,而现在写作文,老师都夸我‘口水话’越来越少,这都要感谢陈老师!”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