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凉山脱贫攻坚,教育已经跟上

        2018-06-12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下午时分,昭觉县三岔河乡中心校室外活动的孩子们。

下午时分,昭觉县三岔河乡中心校室外活动的孩子们。

彝族同胞热火朝天地建设新家,干劲十足。


“想不到我们这么偏远的地方,总书记还牵挂着,还专程前来看望我们。”5月底的凉山,还有些微凉,聊起几个月前的经历,昭觉县解放乡火普村幼教点辅导员张牛牛依然兴奋。

今年2月1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驱车2个多小时,从西昌市来到位于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解放乡火普村,走进彝族贫困群众家中,看实情、问冷暖、听心声,同当地干部群众共商精准脱贫之策。

习近平总书记给当地脱贫攻坚工作开出良方之一:教育必须跟上,决不能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近日,本报记者沿着习总书记走过的路,来到凉山州昭觉县,深切感受到,彝族老百姓身上的精气神和大凉山教育切实的变化。

“总书记来了,我们更有干劲了”

总书记跟自己握了手,张牛牛觉得特别温暖,特别感动。

她向总书记介绍自己是火普村幼教点老师,谈乡村教育的变化,向总书记承诺,以后要更好地服务当地教育。“肯定不能辜负总书记的重托,要把彝家乡村小朋友教好。”张牛牛向记者说。

难掩兴奋的还有三岔河乡三河村吉好也求的妻子马海子呷。她说,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总书记,想不到他来到村里,还进了自己的家。

“总书记看到吉好也求家挂了不少腊肉,很高兴,觉得彝族同胞能吃饱饭吃好饭了。”站在吉好也求家的院子里,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凌回忆说。

总书记来了,当地百姓得到莫大鼓舞,精神面貌为之一新。“总书记来凉山看望了我们,并多次关心凉山的发展,我们受到鼓舞,干事更有劲了,精神面貌蓬勃向上。”在5月30日举行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聚焦凉山教育扶贫座谈会上,普格县教育局副局长马玉莲声音洪亮地说道。

几个月来,当地的变化,张凌、火普村驻村第一书记马天和三岔河乡中心校副校长罗瓦则都看在眼里。

罗瓦则说,到乡里来重走习总书记走过的路的人一拨接着一拨,援助也增多了。远在哈尔滨的人来到乡里,资助学生,捐赠校服。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来学校专门录制节目,展示大凉山孩子们的成长。

吉好也求的女儿吉好有果曾当面给习总书记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六一儿童节前,她和学校其他同学被央视邀请去北京参加演出。“她妈妈感到特别荣幸,女儿居然能去北京,还要参加演出。”张凌说。

火普村是易地扶贫搬迁的新村,村里通了公路,一些彝族村民住进了新房,一些新房即将竣工。硬件上去了,马天计划规划乡村旅游业,在村幼教点的前后山上建观景台,办农家乐,让游客观看大凉山的索玛花,重走习总书记走过的地方。

“转变观念,才有出路”

沿着公路走进火普村,迎面而来的是,村民热火朝天地建设新居,是村委办公点外惹眼的大棚。

“黑棚里栽种的是高山草莓,1.7亩;白棚里栽种的是羊肚菌,5.1亩。都已经引种成功,并卖出了4万多元,预计今年可以卖出9万多元。今年,准备扩大规模到50亩。”聊起村里如今的经济状况,马天如数家珍。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彝家新寨村民们的收入清清楚楚,脱贫致富有望。养一头引进的牛种西门塔尔牛,可以将过去养黄牛收入提高到一万多元。78户建档立卡户,每家必须养基础母猪,鸡鸭鹅在30只以上。鸡鸭鹅不喂饲料,能卖个好价钱。鼓励一家一户年富力强的就业,年老者搞养殖业,比如,一年养五六窝生态蜂蜜,就可挣几千元。

去年,村里成了涪火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集体经济从无到有——建立大棚,引进20头西门塔尔牛(已经产了3头仔),公猪一头,买了餐具租给过红白喜事的村民。……情况顺利的话,到年底集体经济达到三四十万元没问题。明年,合作社将引进藜麦,栽种反季节蔬菜,收入又将攀升。

然而,可观的收入背后,是观念转变的艰难。刚到村里,张凌和马天看到的是让人揪心的生存环境和意识。家家户户没有厕所,鸡鸭满屋跑,村民不讲个人卫生,经常不洗手脸,屋里的板凳还是多年前政府工程下发的。天晴去走访,臭气熏天;下雨天去走访,常常被粪水冲得没法下脚。

不转变观念,发的救助和补贴几天就会花光。面对村民的吵嚷和拿传统习俗来当盾牌,马天决定先从党员干部带头,转变不文明的习俗,遏制攀比花销之风。

除了通水,建文化室、医务室等,他不分白天晚上找干部聊,走访村民,评比明星党员和村民,硬是通过一带二、二带三的方式,在村里树立了新风尚。村中风气为之一变,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转变观念才有出路。”马天举了一个教育现象,以前当地村民觉得,孩子上不上学无所谓,现在呢,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5%以上。甚至有家长将娃娃送到西昌念书,自己也跟着租住陪读。

“一村一幼”,成为大凉山迈向文明的阶梯

时近中午,火普村村委会办公点所在的幼教点,29名孩子跟着两位辅导员拍着手做游戏。

火普村还有另一个幼教点。考虑到孩子们上学的方便,去年,村上借用村委办公点的文化室又新建了一个。

孩子们的午餐是免费的营养餐,有牛奶、面包和火腿肠。教学上,张牛牛最开心的是,每天老师都能教学生一些新东西:教他们养成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行为习惯;每天上学进班前,两位辅导员都会检查每双小手;教他们学说普通话,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实的语言基础。

“我们小时候没有幼教点,上小学了才开始学汉语,学习上处处是困难。”张牛牛回忆说,那时候只能跟着父亲去放牛。

村民居住更为分散的三河村则有3个幼教点,而三岔河乡共有7个教学点,180多名学生。“我上大学了,还不敢在公开场合说普通话,现在的孩子普通话说得溜圆。”罗瓦则笑着说,外边来人了,与幼教点孩子交流,完全没有语言障碍。

“学前教育是凉山教育短板中的短板。”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聚焦凉山教育扶贫座谈会上,雷波县教育局局长苏郑清说,“一村一幼”计划在短短几年中,就把学前教育抓起来,孩子们从小过好语言关,将民族地区教育推向前进。

这项提升民族地区教育质量的工程正是发轫于昭觉县。昭觉县教育局副局长尔古打史介绍,2013年开始,昭觉推行“9+1”义务教育模式,即小学、初中和学前教育1年,目的是为了让彝族学生在小学前过好语言关。

“以前汉语不过关,孩子们底子薄,入学年龄偏大,听不懂老师讲的内容,成绩差是自然的事。而且,越往后越影响学习积极性,导致辍学率攀升。”尔古打史说,昭觉县“9+1”经验被省上发现,在凉山州推行。

去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将“一村一幼”计划支持范围由彝区13个县扩展到民族自治地方51个县(市),省级财政按照每个行政村2名辅导员,每人每月2000元标准。放眼凉山州,已经有3000多个幼教点,正在接纳更多的孩子。

“家门口就能上好学,还有免费午餐,家长十分放心,纷纷将孩子送到幼教点,腾出手来搞产业。”马天说。

“一村一幼”成了大凉山地区孩子们迈向文明的阶梯。张凌说,孩子们回到家里,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带动父母改变行为习惯,跟着说普通话。这推动着村民移风易俗,改掉过去的陋习。

马海子呷没念过书,没有文化让她吃尽苦头。现在,除了最小的女儿还没到上学年龄,其余的都在学校。聊天中,她说,一定要让孩子们读下去,“能读大学最好。”

凉山州教育局局长游开军说,“凉山教育系统的精气神起来了,”接下来还要大力推动寄宿制,减少大凉山孩子们上下学时间,保证教育质量。

“我一定要好好念书。”吉好也求在三岔河乡中心校上六年级的儿子吉好有子说,习爷爷来家里时让他好好学习,他一定不会辜负习爷爷的教诲。(何文鑫 何元凯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