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优化户外体育活动 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2017-11-01
当前位置:首页 >教研

作者:蔡述蓉    单位:四川省绵竹新市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这使我们强烈地意识到: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增强幼儿的体质,更大的价值在于通过体育锻炼,发展幼儿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而户外体育活动,则是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常常偏重有形的使用运动器械的活动,形式上热热闹闹,而运动质量却不高。同时教师对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认为户外体育活动的场地大,教师不好组织;有的认为体育活动容易出事故,还是少开展为宜。由此户外体育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或停留在计划上,而真正的实际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却得不到保证。在当今家庭育儿方式上也存在着一些重智育轻体育、重保育轻锻炼的现象,多数家庭住在新村高楼,独门独户,因此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普遍缺乏锻炼。因此,不论是指导教师正确理解、实施新《纲要》、《指南》提出的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任务还是正确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内容与时间,我们都应将户外体育活动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位置,不断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家园双方对幼儿户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幼儿户外体育锻炼的实效性,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和谐的发展。为此,我园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优化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的实践》课题研究。

一、优化户外体育环境,有效促进活动的多维效应。

1、创设良好的户外环境,有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

面对现状,我园想方设法改善环境,并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价值。根据我园户外活动场地比较开阔、平坦这一特点,因地制宜,合理规范设置运动场地。将大型玩具区、操场、树林、草地、沙水池等按照其功能的不同,以及幼儿年龄特点的不同,重新划分九个活动区:球类区、力量区、钻爬区、投掷区、跳跃区、平衡区、车类区、玩具区、沙水区,让不同年龄的幼儿自由选择,各项活动相互关联,达到交互促进的目的。我们利用竹条搭建山洞创设钻爬区,利用废旧轮胎创建平衡区,将操场改建时换下来的塑胶地板铺起来创设为跳跃区,把竹篓挂在树上让幼儿练习投掷,最大限度地为幼儿创设户外体育活动场地,组织幼儿开展好体育活动。

2、创造愉悦的心理氛围,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情绪的好坏影响着其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的发挥,因此,创设良好氛围,对幼儿身心发展也相当重要。在活动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个别幼儿因学不会某一技能而放弃自己的努力”;“在竞赛中,有的幼儿因输给对手而生气不开心,而有的却因胜利而沾沾自喜”……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的老师向幼儿及时讲述一些生动的故事,使幼儿懂得正确面对成功与失败。而对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更是加倍关心和帮助,经常用“你真棒!”的话鼓励他,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教师们努力为幼儿创设温馨、轻松、和谐、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不仅使幼儿能轻松开展锻炼,掌握运动技能,更重要的是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园协作增强幼儿锻炼效率。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和谐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在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中,指导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是我们课题组的一个重要任务。首先,我们重视家长对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意义的认识。因为家长对幼儿园开展户外体育活动所持的态度,将直接影响着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于是,我们召开家长会,主动听取家长对孩子参与活动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宣传、研讨,形成了开展活动的共识。同时,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地开展,也感染了家长,使家长也不由自主地参加到幼儿园的户外体育活动中来。家长不仅积极参加幼儿园的运动会等活动,还经常帮助幼儿搜集废旧材料共同制作体育活动器械,如:沙包、毽子等。在家里,家长还利用双休日,带孩子到户外参加锻炼,真是其乐融融。

二、优化户外体育器材,切实提高活动的锻炼效果。

1、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体育器材。

首先根据目标选择体育器材,通过使用器材达到锻炼目的并完成目标。如周目标的一项内容为投掷练习,教师选择的材料有飞盘、降落伞、纸球、沙包等,并进行科学、合理、系统的安排,较好地完成了周目标,达到了锻炼的效果。其次根据材料特征选择体育器材,幼儿习惯选择轻便、灵巧、既能一物多玩又能满足其多种多样需要的材料;对于幼儿喜欢的活动材料要投放足够的数量,已免发生争抢现象;提供带有民族特色的材料如:高跷、抬轿子、双人鞋等,提高活动材料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再次根据季节的影响选择,在春夏季提供活动量小的材料,如拉力器、沙袋等;秋冬季提供运动量大、活动强度大的材料,如蹦蹦球、呼啦圈等材料。第四根据幼儿的年龄差异选择,根据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为小班多提供一些活动技能易于掌握、模仿性强,能促进其锻炼平衡、走、跑能力的活动材料;为中班提供能促进其锻炼身体协调发展的钻爬动作的活动材料;给大班幼儿提供的则是动作技能高、能满足幼儿一物多玩的需要、能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发展追逐、躲闪技能、运动强度较大的活动材料。    

2、自力更生,制作适用的体育器材。

因为身在农村,我们的体育器材在配置上无法跟城市幼儿园一样,但是我们因地制宜、变废为宝,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用竹子、绳子等制作活动器具。我们将竹子变成竹棍成为接力棍、将竹片变成竹圈玩套圈等,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如:将酸奶瓶用松紧带连接起来做成拉力器;用易拉罐做成梅花桩,用油漆筒做高跷,用可口可乐瓶制作陀螺。我们还为幼儿提供绳、垫子、毽子等材料,开展翻绳、摇小船、炒豆子等多种户外民间体育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幼儿综合体育能力的发展。

3、探索创新,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我们引导幼儿探索体育器材的多种玩法,教师在教会了幼儿某一体育器材的基本玩法后,引导幼儿在自由玩的过程中发现这一器材的多种玩法。如:通过教师的引导,幼儿发现呼啦圈在身体的多个部位都可以转动,如手腕转动、颈部转动、膝盖转动等,幼儿还发现可用呼啦圈来“跳门槛”、在地上滚动、用来开火车等等。一种器材的多种玩法,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幼儿活动的兴趣。我们还启发幼儿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器材搭配起来使用,发现其更多的功能,增加活动的乐趣。如:用羽毛球拍和皮球配合起来玩“赶小猪”游戏,用沙包和易拉罐玩“打保龄球”的游戏等等,充分体现了器材的多种功能。

三、优化教师指导策略,有效促进幼儿的多元发展。

1、明确课题研究目标。

为了将教师的注意力从“形式”引向“过程”,从“内容” 引向“发展”,从而增强教师的目标意识,我们课题组制定了相应的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参照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目标,我们遵循层次性、操作性的原则,针对各个班内不同水平的幼儿,设置了长期和近期不同层次的目标。

2、丰富体育活动形式。

寓体育锻炼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丰富幼儿的生活,扩大幼儿的视野,更好地促进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1)晨间锻炼活动。为提高幼儿晨间锻炼的质量,我们在组织形式及内容编排上尽量采用分散开放式,以自制的材料为主,内容丰富,使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选择自己的同伴、自己喜欢的内容,全面锻炼身体,提高体能。

(2)户外体育活动。我们从体育的多维效应、多种活动角度建构户外活动的形式,多给幼儿一些自由的活动空间,尽可能多地安排活动,让孩子想尽办法扩大户外活动空间。如:在走廊上画上各种各样的格子,让幼儿自由地、三五成群地玩跳格子游戏;在通道边上画上各种几何图形相互交叉的曲线,让幼儿沿着每一种图形找方向。还提供简单的材料供游戏进行,让幼儿在想象情境中愉快地游戏,使户外体育活动更富特色。同时,让幼儿拥有活动的选择权,成为户外活动的真正主人,使户外体育活动达到活而不乱、有条不紊、生动活泼。从而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幼儿的活动能力,丰富和活跃幼儿的生活。培养幼儿良好个性和养成自觉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习惯。

(3)体育教学活动。我们将体育教学的内容延伸到户外活动之中,帮助幼儿练习巩固,并不断创新提高,使户外体育活动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把体育教学寓于有情节、有角色、有竞赛的游戏之中,使之新颖生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规范幼儿的基本动作,增强体质。

通过实践和研究,我园不仅探索出一套适合孩子身心特点的户外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具体运作策略,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幼儿身体发育、心智发展。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