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教育部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当少年也识“愁”滋味……

记者 周睿        2021-11-19
当前位置:首页 >家教

近日,教育部对政协委员《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进行了答复,其中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我们如何正确认识抑郁症?教育部的这一举措有何重要意义?家长和学校如何帮助抑郁症孩子回归正常生活?四川省教育融媒体中心联合四川广播电视台妇女儿童频道,通过品牌栏目《金熊猫说教育》,策划了最新一期访谈主题“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让那只‘黑狗’不再咬我”。我们邀请了两位《教育导报·家教周刊》特约专家——成都市青羊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科研室主任李萍,国家心理咨询师、成都八中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陈棡,深入探讨防治青少年抑郁症的相关话题。

开展抑郁症筛查

学校需把握两个“度”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20年中国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 .6%,其中重度抑郁检出率为 7.4%。高中阶段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小学和初中。这意味着,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存在高比重的抑郁症患者,防止青少年抑郁刻不容缓。

其实早在2020年,国家卫健委就发布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从筛查、预防到治疗,给出了一套综合的解决方案。方案提出,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开展抑郁症筛查。

教育部重视对青少年进行预防抑郁症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一项重要工作。此次教育部明确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也是为了通过普筛最大限度地检查出学生群体中的抑郁症患者,此举也便于多部门开展合作,共同控制青少年抑郁症的发展态势。

教育部在回复政协委员提案时专门提到要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那么,学校又该如何把握“重点关注”的度?

陈棡表示,学校需主动把握好“范围度”和“深入度”两个尺度的问题,在进行筛查结果反馈时,要格外注重学生隐私保护的问题,整个过程均由专业心理机构来做,同时筛查结果只会反馈给班主任及学生家长,并指派专人指导家长和班主任观察学生的异常举动。“学校要建立专门的隐私保护机制,一个学生一个账户,并生成独立的分析报告,同时,学校要与筛查机构签订保密协议,保障学生的隐私安全。”陈棡说。

正确认识抑郁症

家长要做好“察言观色”

“今天是2019年1月1日,现在是零点。今天是我失眠的第五天。现在,群里面都在发新年愿望。我没什么愿望,如果非要说一个的话,就是希望我2019年,可以睡个好觉。……”这是电视剧《小欢喜》中乔英子的日记。

这部电视剧,让家庭教育、亲子关系再一次成为热议的焦点。乔英子这个优秀学生,因为母亲的控制欲陷入了抑郁,甚至有了轻生的行为。

升学压力以及家庭压力让一些青少年陷入抑郁,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话题。有些家长则会轻率地把孩子口中的抑郁看作“逃避学习压力”的借口,认为这只是孩子抗压能力不强,没什么大问题。

李萍表示,通过大量的咨询案例可以发现,很多时候孩子患上抑郁症,很大程度源于家长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和观念。今年10月,国家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其中明确指出父母或监护人应当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父母应该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认识到自己教育孩子的主体责任,有规划地对孩子实施教育。”李萍说。

家长应该认识到,抑郁症不是普通的悲伤、失落。它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而且现在许多研究表明,它有器质性的基础,也可以影响全身各个器官。对青少年群体,尤其要警惕“微笑抑郁症”的出现。李萍表示,家长要充分掌握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规律,在孩子的成长期,重点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做好预防,走出家庭教育的一些误区。

如何判断孩子可能得了抑郁症?陈棡给家长们支招,抑郁症最为突出的症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情绪低落;二是兴趣丧失。如果孩子情绪低落状态持续时间超过两周以上,并通常伴随社会功能受限、睡眠障碍、体重变化,严重的还会伴有思维障碍、自杀念头和行为等,家长就要考虑孩子是否患有抑郁症了。学校也要定期做好老师和家长培训,对孩子进行“察言观色”,关注他们的心理变化。

陈棡还提醒家长,不当的目标设置更容易导致孩子抑郁。“双减”政策实施以后,更多的时间还给了孩子,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为凸显。然而,由于无从评价孩子平时学习的效果,一些家长的焦虑感并未减轻,部分家长将‘智’育放在了‘德’育前面,给孩子设置了不当的学习目标,孩子压力过大,更容易患上抑郁症。

“在实行‘双减’政策的基础上,学校还有‘三提’,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高作业布置质量、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用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家长不应过于焦虑。”陈棡说,目前,学校还辅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用以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例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造发明、德行教养等,多方面、多维度地评价孩子,不仅仅是“唯分数论”。

孩子抑郁了怎么办?

接纳和包容是第一要义

在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中,有一个确诊抑郁症的孩子钟华(化名),她曾回忆起和父亲袒露心声的时刻,“学校一天一共8节课,我就会趴在桌子上8节课。回家之后就躺在床上,有的时候哭,有的时候不哭,然后一躺躺5个小时。洗澡或者洗脸刷牙,然后晚上再接着继续失眠。这个状态真的很消耗我。”这种心理状态让钟华几近崩溃。

钟华的母亲知道女儿的状态后,假装平静地作出让女儿休学的决定。没想到,恰恰是父母那一刻的接纳,让钟华决定继续自己的生命。

陈棡强调,当孩子通过筛查发现有抑郁症倾向后,家长首先应该做的就是接纳,同时找专业的心理机构,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和药物治疗。

治疗结束后,如何帮助抑郁症孩子回归正常生活?李萍建议,学校心理老师需要指导家长学会陪伴和沟通,学校还应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3人左右的陪伴团体,或者配备一个“心灵导师”,给予孩子心理疏导。同时,帮助孩子实现自身价值的重构,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和有获得感的事情。

Tips:如何预防青少年抑郁?

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和睦的家庭氛围和良好的亲子关系,是预防抑郁症的首要条件。

创设交流环境: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减轻孩子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

保证充足睡眠:研究显示,充足的睡眠可以帮助青少年降低患抑郁症的风险。

加强运动:包括户外运动和家庭劳动,保证每天不少于一小时的运动时间,这也是亲子陪伴的重要活动。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