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小春老师谈心丨孩子的“坏习惯”怎么改变?

小春老师        2020-09-18
当前位置:首页 >家教

为解决家庭教育及青少年成长的各类问题,家教周刊联合成都春泥夏花教育开设心理专栏,为各位家长提供专业的心理分析与方法指导。


上期“小春老师谈心”,我们谈到了习惯的形成,以及可以利用习惯的回路机制去培养自己或孩子的新习惯,分三个步骤:首先,找出一种简单而又明显的暗示;其次,清楚说明有哪些奖赏;最后,要对奖赏形成一种渴求的状态。

有的家长可能会问,自己或孩子已经形成的坏习惯,比如,我们前面说到的抽烟、打游戏、赖床这些习惯,要如何改变呢?我们需要来了解一下改变习惯的两个法则:第一,坏习惯只能被取代,永远不可能被消除;第二,留住旧习惯的暗示,并提供同样的奖赏,但要加进新的惯性行为。

你需要明确你的坏习惯,它的真正暗示和奖赏到底是什么,然后才能加进新的惯性行为,这点非常关键。比如,有的人习惯饭后一支烟,真正的暗示也许是饭后困倦的状态,奖赏的实质是神清气爽的感觉,那么,你可以将这两者保留,然后用喝咖啡的行为来替代抽烟的行为,因为咖啡因可以起到同样的奖赏效果。

再比如,孩子打游戏,真正的暗示也许是学习时间过长,或是遇到学习上的挑战,孩子的大脑需要调整,而奖励的实质是获得成就感。那么,将这两者保留,并用绘画的行为来替代打游戏的行为,因为绘画同样可以获得成就感。

孩子赖床,真正的暗示也许是需要醒脑的状态,奖励的实质是舒适和惬意的满足感。那么,将这两者保留,并用一顿可口的早餐来替代赖床的行为,因为一顿美味的早餐同样可以让孩子拥有舒适和惬意的满足感。

那么,我们大人和孩子都很在意,并且让家长很苦恼的拖延行为,怎么去改变呢?拖延,除了是心理层面对这件事的不认同、对抗和动力不足以外,还有很多的拖延是习惯性地在时间充足的时候不去完成,而赶在最后关头再去做的拖延,不论结果是否完成得好,总之,都是拖到最后时刻才去做。比如,一些孩子习惯性地把假期作业拖到开学前一两天再来疯狂地赶补,我们一些成年人也常常会把一些事情拖延到交差前的最后一刻来办。那么,这样做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其实,在这个“赶和补”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了一种充实感,时间过得特别快,比如,开学前的一两天赶完所有假期作业,一个工作进入交差倒计时了,才疯狂赶完,这个过程都会让我们有充实感。当我们有过这样的拖延经验之后,就会形成对这种充实感的渴望,而为了维持和满足这种渴望,拖延就会变成习惯。一旦形成了“拖延带来充实”这样一种暗示,拖延这个行为就会成为一种惯常行为,而享受赶和补带来的及时满足感的刺激就是一种奖赏,这就形成了一个习惯回路。及时满足是我们大脑中最原始的机制,你需要对这个部分有意识、有觉察,再提醒自己,我是为了想要得到即时满足感而把事情拖到最后一步来做,以此来满足我的原始需要,我若顺应,便是正中套路。这样自我提醒的声音很重要。觉察提醒之后,我们要如何打破这个习惯回路呢?我们需要找到拖延的真正暗示,它可能是匮乏感,可能是不确定感,真正奖赏的实质可能是我需要成就感,或是我需要自主感。将这个暗示和奖赏保留,并用一切可以让自己动起来、充实起来、明确起来的方式来代替拖延的行为,比如运动、兴趣爱好或者倾诉,只有让自己和生活流动起来,才有可能体验到成就感或自主感。

编辑/一审:周睿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