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导报微博

教育导报微信

谁能成为航天员

        2018-05-16
当前位置:首页 >家教

航天员自带光环,到哪儿都受人追捧。但这是一份对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要求最严苛的“职业”,没有之一。因为他们的责任比荣耀更重,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

 

空间站禁酒,连可乐也不行

中国人第一次进入太空时,生存环境相当艰苦。在杨利伟环游地球的21个小时里,食物只有冷的、像小月饼之类的即食食品,让他没什么胃口。他开玩笑说:现在的航天员住上了套间,能喝上在太空冲泡的航天小微茶,一日三餐有100多种食品供他们挑选,山西人可以带上醋,四川人能带上辣酱。航天员在天上过生日,还有专门为他准备的生日蛋糕。很多外国宇航员都说,中国航天员真有口福。读到这里,好奇的你可能会问,能喝点小酒吗?别笑,航天专家说,这可是个好问题。

事实上,即使在太空食物门类齐全、品种丰富的今天,饮品清单里依旧没有酒。国际空间站不仅禁止任何人在其间饮酒,而且,连含有酒精成分的非饮用产品,例如漱口水、香水等也不允许带上去。这是为什么?因为在地球上,我们胃里的气体和液体是分开的,气体位于液体的上方,因此,当我们打嗝时是在释放气体。但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气体会和液体融合,这不仅意味着如果宇航员在太空喝酒,会喝入较多的气体,更容易打嗝,而且,在太空中打的嗝是一种湿嗝,释放的是一种酒与气体的混合物,由此造成的后果非同小可。

由于空间站的水回收系统会收集从宇航员的尿液、汗液到呼出气体中所含的水分,所以这种含有酒精的湿嗝会对水循环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酒精一旦混入水中就很难被去除。出于同样的考虑,在太空你也别想喝到可乐之类的碳酸饮料,因为这些饮料更容易让人打湿嗝,排出犹如胃酸的混合物,既污染舱内空气,更让水回收系统难以处理这些胃酸

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在人类进入太空前,心理学家曾认为,宇航员若非疯狂无畏,怎么会愿意被发射到太空中呢?但事实并非如此,正是宇航员在压力面前保持冷静的性格、熟练的技能、强大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才帮助人类完成了六次成功的登月行动;并使阿波罗13号的3名宇航员,在飞船出现严重事故时得以死里逃生,安全返回地球。

2003年是人类航天活动的灾难年:2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解体,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823日,在巴西的航天发射基地,一枚运载火箭在接受最后检测时突然发生爆炸,20多人遇难。此前,神舟2号返回地面时,降落伞没有打开,导致返回舱硬着陆,如果有人在里面则必死无疑。面对重重的死亡阴影,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仍然面带微笑,坚定地登上了驶向发射塔架的大巴

性格平庸的人更适合当宇航员

对宇航员是否会在太空发疯的担忧,之所以又成为一个话题,是因为人类前往火星的脚步正在加快。2016年9月,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声称,将用有史以来最大的火箭一次性将100人送上火星,让他们在那里繁衍生息、建立自给自足的火星文明。但该公司同时警告称,参与者的死亡率会很高,在早期任务中尤其如此。而在荷兰的火星一号计划中,每一个前往火星的殖民者,领到的都是有去无回的单程票。

从地球前往火星的旅程至少耗时6个月,在离别的喧嚣过后,随着离地球越来越远,对家人亲友的思念,对在空间狭小噪声不断的飞船内日复一日的单调飞行的厌倦,都会与日俱增。等待着他们的并非世外桃源,而是一个寒冷、贫瘠、低重力、无空气、辐射漫天、灰尘满地、水资源极其稀少的星球,他们将在那里度过自己的余生。显然,这和当年登陆月球完全不是一回事。那么,他们会因此发疯吗?

应该说并非没有这种可能。在日本的一个模拟火星任务的实验中,心理学家吃惊地发现,一名日本的国际空间站候选宇航员,竟然没能完成任务。他之前在面试和测试中都表现得很出色,但在进入密闭的模拟宇宙飞船后,却没能融入其他组员,还出现了各种问题,最终,他的得分是最低的。由此可见,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一个人的性格会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俄罗斯的相似模拟实验中,还出现了由组员之间的文化冲突带来的问题,有人大打出手……都给别人留下了心理阴影。

看来,火星任务和未来更远的星际航行,技术不是问题,问题是人。专家认为,绝对不能选择性格冲动、寻求刺激的人担任宇航员,比较适合的是那些性格平庸的人,越无趣越好。

高风险高负荷的工作

曾有人问杨利伟:如果是普通的正常人,坐着你当时乘坐的神舟5号能活着回来吗?他略一思考后回答说:“活着,是没问题的。”


但事实上,在整个飞行过程中他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生死考验。第一次是发射升空时,人体与飞船发生了持续时间长达26秒的共振,全身使不上力,内脏非常难受。第二次是在返回舱重返稠密大气层后,因降落伞被撕破了一些,导致返回舱急速落地后又一下子弹起来,再摔下去;杨利伟整个人向右肩方向撞去,头部猛甩过去,麦克风一下子捅破了他的嘴巴。虽然已经时隔14年,但他嘴唇下方的白色伤痕依然清晰可见。他说,普通人可能会因此骨折了。

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

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为火星任务,从18300名申请者中挑选出了57男共12名宇航员。其中包括一名曾参与好奇号火星车项目的科学家、一名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工程师、一名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和一名陆军外科医生。

据杨利伟介绍,我国第一第二代航天员,都是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的,都是本科生学历。随着空间站时代的到来,我国新一代航天员也会从地方、社会上选拔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工程师和科研人员。人数1012人,其中女性两名左右。女航天员比例较小既是国际惯例,也是考虑到未来空间站的工作、科研任务负荷大,有长时间出舱即太空行走的任务,重体力活动多,不一定适合女性航天员。

从身体条件上讲,不仅要健康而且要完美。骨折过的就不选了,做过阑尾炎手术的还可以考虑,但胸部做过任何手术都不行。如果近视了就很难选上,因为进入太空时人体载荷很大,很容易出现视网膜脱落。尽管对身体素质的要求可能不如以前那么严格,但必须要有更稳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长时间在狭小空间里高负荷工作的忍耐力。

航天员可以说是自带光环,走到哪里都受人追捧;但航天员责任比荣耀更重,训练很艰苦。以航天员的头低位平躺50天的训练为例,看起来只是头比脚低平躺着,但躺到20多天后人会很烦躁,心理波动很大。只有深刻理解航天员工作性质,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能挺过来,不是谁想做就能做的。(今日中学生)


我要举报